《平凡者的创造》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一、教学目标

《平凡者的创造》教学设计

  1.了解隶书的形成过程及审美特征,掌握隶书用笔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2.通过对教材上文字与图片材料的研究性学习、教师示范、实践练习等方式,较为准确地掌握隶书的笔画特征和结构特征,培养创造性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3.激发对书法艺术的探究兴趣,培养热爱中国文化艺术之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书法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隶书的审美特征。

  难点:用笔技法和结构规律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笔、宣纸等。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书法现场创作视频片段,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氛围,师生一起感受书法创作过程的艺术美。视频结束,提问学生:有谁能看出视频中书法家创作的是哪一种书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晓答案——隶书。教师提问:为何隶书又有汉隶之称?隶书是在哪个朝代出现,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进而引出课题《平凡者的创造—隶书》。

  活动二:新课讲授

  (一)交流分享,了解形成过程

  小组代表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隶书形成过程,看哪个小组了解的最正确最全面。交流结束后教师总结:隶书最开始只在民间和非正式场合中使用,辅佐篆书来承担记录和传达功能,在秦代,隶书独立成为一种字体,但仍为篆书的辅助书体,直到汉代,隶书才成为正式的主要字体,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并在东汉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艺术高峰,故又有汉隶之说。

  (二)篆隶对比,思考不同

  教师PPT展示篆隶书法图片,引导学生从字形的宽窄高矮取势、线条和笔画、笔锋的变化、提按轻重等多方面观察两者之间的不同。师生一起总结:在结构上,隶书已经彻底抛弃了小篆以前的.象形原则,变小篆的弧线为直线,改弧线连笔为数笔直画,变瘦长为宽匾,并有了横、竖、点、撇、捺、钩等基本笔画,汉字自此基本定型。在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篆书笔法技巧和线形单一,隶书线形的粗细、方圆、曲直、长短以及笔锋的藏、露、转、提、按和运笔的快慢呈现出更丰富的变化。隶书更加注重笔画字形的装饰美化,重结构空间的分隔布置。

  展示汉隶的代表作之一《曹全碑》,感受其秀逸多姿风格和匀称的结体,感受隶书的艺术美。

  (三)示范笔画技法,总结结构规律

  以《曹全碑》为例,教师对其用笔方法做简单叙述及示范。

  首先介绍用笔的基本技法:隶书的用笔,起笔时讲究藏锋逆入,即逆锋入笔,并将锋尖藏在点画之中。收笔时或藏锋倒收,或出锋顺势提收。最典型的笔画是蚕头燕尾的横与捺,以及撇画。但这种装饰性很强的笔画在一字之中往往不易重复出现,即所谓“蚕无二设,雁不双飞”。

  教师示范横竖撇捺的用笔技法,学生观察,横:横画有两种:不带雁尾的横,起笔时藏锋逆入,顿笔铺毫,调整蓄势后向右行笔。收笔或回锋倒出,或藏锋顿收。带有雁尾的横画收笔时先渐渐按笔,再顿笔,然后逐渐提笔顺势出锋收笔。竖:隶书的竖画,起笔时藏锋逆入,稍顿铺毫,调峰蓄势后向下力行,收笔或藏锋顿收,或稍稍出锋。

  示范后,教师总结隶书的结构规律:一、因字立形,扁方取势。二、左撇又磔,两旁舒展。三、上紧下疏,有收有放。四、分布匀称,匀中求变。

  活动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按照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根据教材提示,选取《曹全碑》部分临摹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注意事项。

  临摹完成后,学生展示,教师评价。

  活动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一起总结本课重点知识,再次梳理隶书结构特点及审美规律,加深印象。

  作业:出示图片,尝试将图中小篆转换成隶书,写完后与《曹全碑》对比,下节课师生交流。

【《平凡者的创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关于平凡读书者的心得

2.强者的平凡小学作文

3.平凡创造美初中作文700字

4.平凡的世界作者的简介

5.《劳动者的创造》说课稿

6.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的说说摘抄

7.关于小读者的教学设计

8.有关人有亡鈇者的教学设计

9.《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