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大家是如何评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下文了解一下吧。
陶渊明是我们熟悉的诗人,但是越熟悉的人往往越容易误读。在我们的印象中,陶渊明是一个采菊东篱下的隐逸高人,是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怒汉。这些理解都对,但并不全面。或许把陶渊明作为一个政治诗人,会有一种别开生面的视野。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大将陶侃。要了解陶渊明的趣味、立场,就不得不提到陶侃在盘根错节的东晋王朝中的位置。陶侃出身贫寒士族,且可能有江南蛮族(溪族)血统,这在门阀贵族把持朝政的东晋王朝中是很难立足的。当然,陶侃的军事才干与政治魄力使得他得以脱颖而出,历任广州刺史、江州刺史,官至太尉。但另一方面,东晋王朝根深蒂固的门阀政治和盘根错节的派系斗争,又使得出身寒士的陶侃在仕途上比同时代人更加艰辛。贵族琅琊王氏家族中的大将军王敦主政其间,王敦为了扩充势力而将陶侃排挤至边陲广州担任刺史,这无疑是门阀政治对陶侃的一次无情摧残。后来王敦叛乱被平定,陶侃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但琅琊王氏与陶侃之间的宿怨却一直难以弥合,以至于新兴贵族庾亮向琅琊王氏家族的宰相王导发难时,陶侃坚决站在了庾亮的一边。应该说,与琅琊王氏的对立态度成为了陶氏一脉的家族记忆。这直接导致了“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幕的发生。
按我们通常的印象,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乃是如萧统《陶渊明传》里记述的那样,陶渊明在彭泽县令任上,有督邮来到县里视察,陶渊明不愿按照礼法整顿衣冠迎接,于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辞官。陶渊明这一形象虽然很“酷”,但假如仅仅如此,这顶多只是一种文人的自尊自负,和“万古浔阳”的高标格还有老大距离。研究魏晋文学的大家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给出的一段考证,则恰恰告诉了我们陶渊明是怎么样的以及应该是怎么样的。根据逯钦立先生考证,陶渊明29岁时任江州祭酒,但他的顶头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却恰恰是琅琊王氏的一个不肖子孙。王凝之信奉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东汉末兴起的道教的一种。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实应该理解为“不为信奉五斗米道的王凝之折腰。”前面已经说到,琅琊王氏的大将军王敦曾对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无情打压排挤。父仇不共戴天,而祖上之仇也同样九世必报。《春秋公羊传》里鲁庄公与杀父仇人齐襄公一起打猎,《春秋》于是谴责鲁庄公不孝。陶渊明知书明礼,自然不会与先辈的仇人握手言欢,何况是屈居其下,仰其鼻息。这是家恨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王凝之本人也实在是个丢脸的货色。王凝之才具平庸,但偏偏因为家族显贵而娶了同是贵族门第的咏絮才女谢道韫,以至于谢道韫摊上这么一位之后不禁感叹道“不意天壤之间,乃有王郎。”没想到天底下,还有小王同学这样的奇葩啊。所以,天性傲岸的陶渊明又怎么能忍受这种庸人的使唤,于是辞官解印,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