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字经给我们的启示

时间:2021-08-31

  一、《三字经》的历史地位

  今天,每到上学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会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沉甸甸的,这些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政治等各种学科都是我们要学习考试的内容。那么,几百年前的孩子们又学些什么呢?他们又是用什么书来做教材呢?刚才我们听到的语句都是古代的孩子们必须要学习理解的内容,它们都选自于《三字经》这本书。《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900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教材,而且经久不衰。为什么这本书会被历代人们敬称为经典?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呢?而对于新时期的我们,《三字经》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今天,我们将共同来学习《三字经》。

二、《三字经》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后天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这一点,首先,请同学们跟随着老师齐读下面这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幻灯片)这是什么意思呢?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习性才会千差万别。

  据历史记载,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曹操可谓文武双全,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学上,他写的作品《观沧海》大气磅礴,体现出他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政治和军事上,他统一了北方,为建立魏国打下基础。曹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继承父业,然而他的四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彰、曹冲却大相径庭,性情各异。

  先说说曹植吧,曹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程度呢?在曹植以后几百年,有一个同样是天才的人叫谢灵运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天下天下写诗的才华,有十斗这么多份量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这一成语的来历。剩下的两斗是谁呢,谢灵运也不客气,我一斗半,那么还有半斗属于谁呢,将由全天下之人共同来瓜分。但是谢灵运这么高傲的人,那么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曹植面前甘拜下风,自叹不如。正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所以深得曹操的宠爱。

  再说说曹丕,曹丕跟曹植是亲兄弟,都是曹操的儿子,但在文学上的才华却比才高八斗的曹植差了一大截,虽然也有诗歌流传下来,但其成就却远远不如曹植。不过他更喜欢舞刀弄枪,尤其精通剑术,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的占有欲是出了名的。他击败袁绍,攻进邺城,首先就抢了袁熙的老婆做自己的小妾;叔父曹洪贪财而且非常小气,曹丕却见了眼红,偏要在铁公鸡身上拔毛,老是上门去“借钱”,借不到钱就专门找曹洪的岔子。而且他对自己的兄弟也非常无情,一度想找借口除掉曹植,逼得曹植写下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质问急于迫害自己的兄长。可见亲兄弟之间都有如此大的差距。

  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叫曹彰,外号黄须儿,就是他的头发、胡须可能都是黄的,非常勇猛。历史上没有留下过他的诗歌,只留下他力大无穷、武艺精湛的故事。他射箭百步穿杨,能够射中百米以外的一根头发丝。而力气更是大得惊人。大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他跟老虎打起来,他把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老虎没他的劲大,竟然不敢动。又有一次,他跟人打架实在不过瘾,因为别人都打不过他,就去找大象打架,他冲过去一下子就把大象给摁在地上,那象拼劲全力都无法动弹。可惜,这么勇猛无比的人却因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曹操每次上阵打仗都很记挂着个儿子,看到手下诸将都不是马超的对手,他便感慨道:可惜我的儿子曹彰不在这里,要不然也不至于叫你这马超如此猖狂!可见曹彰的性格就是勇武骠悍、没有心机。

  最后,说说他的小儿子曹冲。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有一次,吴国孙权为了讨好曹操,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道标记。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刚才刻的那道标记和水面平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这个故事,说明了同样是曹操的儿子,四个儿子天性差距都很大,完全不像兄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接下来“性相近,习相远”就回答了前面这个问题,人的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习在这里不是学习的意思,是熏染的意思,受影响、被熏染、被污染的意思。本性本来差距就不远,但是你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

  用这句话去解释我前面讲的这个故事,也是可以成立的。也是曹丕、曹植、曹彰、曹冲小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后来成长的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差距越来越大,也是可以解释的。所以,古人非常注重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后天环境。孟子的母亲在教育孟子的过程中就给后人做了榜样。相传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而这个破房子又不能在城里头。古代也是一样,城中心的房价贵,孟子只得和母亲住在城外,而且还不能住在很好的地段,在墓地旁边。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耳濡目染,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当中,他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没事就哭,没事就摔瓦盆,过去孝子摔瓦盆。学各种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呢?于是他竭尽所能,决定搬家,于是卖掉了家中所有积蓄,从第一个住处搬到第二个住处,这第二次搬到了集市上,就是搬到了一个商业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肉铺当然要天天杀猪卖肉,天天在那剁肉,小孟子又没事干,就学肉铺天天在那剁肉,然后讨价还价,学人家这一斤肉多少钱,就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小孟子。那么孟母当然更着急。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更何况当时是看不起商人的。咬咬牙,借了钱后再次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困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一次搬到了一所学校附近,弦歌不绝、书声琅琅,孟子从此受到学校的熏染,就从此开始学打躬、作揖。这是师生之间的规矩,跟着耳朵听着在那儿背,读书念书,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然而,人非圣贤,孟子也有对学习不够认真的时候。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她问儿子:“《论语》的《学而》篇会背诵了吗?”孟子回答说:“会背诵了,”孟母高兴地说:“你背给我听听。”可是孟子总是翻来复去地背诵这么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母听了又生气又伤心,举起一把刀,“嘶”地一声,一下就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才织好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教训儿子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时时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说到伤心处,孟母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孟子很受触动,从此以后,他牢牢地记住母亲的话,起早贪晚,刻苦读书。

  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孟子此后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也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