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天地人之歌》电影文学剧本

时间:2021-08-31

  《天地人之歌》是根据屈原《天问》等楚辞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那么大家了解哪些信息?

  序 言

  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一个是表现现实主义精神的《诗经》,一个是反映浪漫主义精神的《楚辞》。后者又以楚国大诗人屈原的《离骚》、《天问》为代表作品。《离骚》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最美、“自传体”的抒情诗;《天问》不仅是中国文学、而且是世界文学中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神奇宏伟、独歩古今的“史诗”。

  屈原(约前339—前278)中国伟大诗人、政治家、思想家。“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名平,字原。《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战国时楚人,出身丹阳秭归的贵族家庭。其先祖楚武王子瑕,封采邑于屈,子孙即以屈为氏。屈原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辅佐楚怀王治理内政外交。后遭谗去职、流放,备受打击;但始终忧国忧民,坚贞不屈。楚顷襄王继位后,他被流贬江南,在阮湘转徙了9年之久。前278年,秦灭楚国郢都,屈原投汨罗江自刎。主要作品:《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其作品的艺术形式和浪漫主义精神不但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而且源远流长,对后世影响很大。

  《天问》的意思和写作背景,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解释以东汉王逸为代表,他在《楚辞章句》中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昊,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另一种解释以清人戴震、近人游国恩为代表。游氏在《天问篡义》中说:“盖天统万物,凡一切人事之纷纭错综,变幻无端者,皆得摄于天之中,而与夫天体天像天算等,广大精微,不可思议者,同其思问焉,此《天问》之义也。”笔者认为《天问》乃作者忧国忧民,在流放期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采集巫风、拜谒先王庙宇、参观公卿祠堂、瞻仰壁画,饱读诗书、深思熟虑,潜心创作的结晶。”写作时间,一说在顷襄王之世、屈原被放逐之时,也可能作于楚怀王之时。据笔者研究,《天问》当作于楚怀王十八年,即前公元前307年。其时,屈原被怀王疏远而贬为三闾大夫3年,流放汉北,退居故里。怀王因丧师失地,有所悔悟,意欲与齐国修好,才起用屈原。屈原在离乡赴京前夕,感慨万端,完成《天问》。《天问》是屈原感时事、思万物,发“天命反侧,何罚何佑”的至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