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时间:2021-08-31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入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 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悲凉的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对课文的分析,结合学生已在七年级学过苏轼的词《浣溪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学生实际,我决定以"读"为突破口,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

  (一) 精心设计导语

  走进苏轼。宋代有个大诗人(出示课件——苏轼像图),大家认识吗 (有人会说认识,有人会说不认识)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视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小结)。 苏轼这位大文豪,才华横溢,但他的命运却不太好。1079年他因"乌台诗案"被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脱,同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澄澈透明,如诗似画。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板题)

  (设计说明:由学生介绍苏轼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交流处理信息,教师作必要的小结点拨,能够为阅读感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