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创作《老生》初衷

时间:2021-08-31

  贾平凹,1952年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主要作品:《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带灯》等。其中,《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他的小说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余种版本。

贾平凹创作《老生》初衷

  >>其人

  10月25日,参加完好友莫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后,62岁的贾平凹隔天便来到北京大学,与读者们聊他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老生》。与之前关注现实题材的小说《带灯》不同,《老生》借助一位近乎不死的丧歌“唱师”之口,将视角对准中国20世纪近百年的历史变革。提到灵魂人物唱师,贾平凹这样说:“这个人是超越不同制度的,超越了人和事的,完全让你看到了人生的那种大东西。”

  创作初衷

  人到花甲写点原来不愿讲的

  “我的幼年,听得最多的故事,一是关于陕南游击队的,二是关于土改的。到了十三岁,我刚从小学毕业到十五里外去上初中,‘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我目睹了什么是革命和革命的文斗武斗。后来,当教师的父亲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而我就是黑五类子弟,知道了世态炎凉。再后来,我以偶然的机会到了西安,又在西安生活工作和写作,十几年里高高山上站过,也深深谷底行过。又后来是改革开放了,史无前例,天翻地覆,我就在其中扑腾着,扑腾着成了老汉。”贾平凹生于 1952年,在《老生》的后记里,他这样讲述过往62年的命运起伏。

  真正让贾平凹想写《老生》这个故事,缘于三年前回老家上坟的经历。他跪在坟头,周围漆黑一片,脑海中却清晰地浮现出爷爷奶奶的容貌、父亲和母亲的形象。回到西安后,贾平凹长时间里沉默寡言,常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什么都不做,只是吃烟,“在灰腾腾的烟雾里,记忆我所知道的百多十年,时代风云激荡,社会几经转型,战争,动乱,灾荒,革命,运动,改革,在为了活得温饱,活得安生,活出人样,我的爷爷做了什么,我的父亲做了什么,故乡人都做了什么,我和我的儿孙又做了什么,哪些是荣光体面,哪些是龌龊罪过?”

  回想这些往事,贾平凹说:“有许许多多的事常在讲,有许许多多的事总不愿去讲。能想的、能讲的已差不多都写在了我以往的书里,而不愿想不愿讲的,到我年龄花甲了,却怎能不想不讲啊?!”创作的过程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曾三次中断,让他苦恼的是历史如何归于文学,叙述又如何在文字间布满空隙,让它有弹性和散发气味。贾平凹说:“如果把文学变成历史,文学本身就没有意义了。”

贾平凹创作《老生》初衷

  故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