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野花不能采
――语文教学要走在语言文字的路上
课例:
上《化石吟》,一口气从网上下载了十多个课件。打开它,觉得个个做得都挺美,都难以舍弃,于是就取其精华图片,组合成一个新的课件。自我感觉良好。
导入新课后,迫不及待地打开课件。
“哇,恐龙、猛犸――――”一声惊呼后,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下面漾出圏圈涟波。
惊叫之余,引导学生读课文,感受化石作为“密码”涵义。
我把每节诗歌的内容都打在幻灯片上,并衬以化石背景。不料又引一阵惊呼:
“琥珀里怎么会有蜘蛛、苍蝇?”
“这样的珀,我家里也有?”
“这与鸡血石,差不多?”
――――
同学们的视线被化石牵引住了,就是回不到语言文字上来。
草读过第一段文字后,就过渡到第二段文字。
第二节又是衬托动物化石图片,这又引起童心未泯的孩子们的丰富联想。
――――
一节课就在幻灯片的切换和学生的新奇感官刺激中结束了。
课后,觉得这节课的目标远远没在达到,语文的味道没有“熬”出来,好像烧鱼,只放了很多好看辅料,没有烧出鱼的本味,就一起盛上来,自然没有真口味。
利用第二节没课,第三节上的空隙,我砍掉所有的背景图片,只呈干净整洁文字,只精选典型的几幅图片作引子。
结果在反复的吟诵中,找回了语文味。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在示读、品读、比读中,开启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使学生对“化石”为什么值得“吟”有了更多的体会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