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足可以称为我国第一文学名著,从多个角度看它都具有非凡的文化艺术价值和超越时空的经典意义。许多优秀作品的出现都象诗中写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许作者并没有考虑过多的含义,然而因为作者本身所达到的高度和他们对创作的极端虔诚而使作品无意中具有了事前不可期的华丽效果。正像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代表性书法作品《兰亭序》和《祭侄文稿》的出现,都不是刻意而为的。《红楼梦》尽管不是书法,作者也肯定精心设计了众多的精彩环节、寄予了遥深的思想含义,但事实证明连篇累牍浩如烟海的红学研究文章是作者无法一一想到的,即便仅是其中令人叹服的精华部分也多到不可胜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象看《蒙娜丽莎》一样,一万个人眼睛里就有一万个蒙娜丽莎。这其实是经典作品的光辉所至,也是自然赋予读者的权利。
我所谈到的当然也是自己的一家之言。
红楼梦之所以至今仍被众多读者所迷恋,自然有她穿越时空的魅力和光芒,首要的一点是作品唯美的风格。这要从外在美和内在美两方面来看。它通过唯美的语言营造了美不胜收的画面——包括众多美丽的人物角色,幽静雅致的园林景色,精美别致的物什用品——这是外在美的完美体现;同时,主要人物群体又展现出各不相同的内在的高贵华美的精神气质和文化艺术素养,出口成章,妙语连珠,锦心绣口,琴棋书画;综合二者营造的.是传统文人理想中的绝美境界,如姹紫嫣红的阆苑群芳,引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这种唯美是人性美的铺陈展示,她至今青春依旧。越过几百年的光阴长河,她从我们身旁掠过,直飞向遥远未来的梦幻之国。
其次,在唯美的外表下,主要角色灵魂深处鲜明到极致的飞扬的个性是本书魅力的另一所在。我国几千年来儒释道三家思想共存华夏,泽被草木,润物细无声,也在红楼主人身上留下鲜明的印记。
贾宝玉,很显见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他对世事无常的伤感,因果轮回的了悟,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下层人的怜悯同情(如向妙玉索要茶杯赠与刘姥姥等),均是释家思想的真切体现。
林黛玉,则很有几分洁身自好,我行我素,不入尘俗,唯有护持自我灵魂逍遥一游的道家风范。我国传统文人多具备一种睿智的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实际上是用道儒两种思想武装自己,适时而用。独善其身是道家思想的体现;黛玉非因穷而变,而是追随自我灵魂的指引,是类似庄周的更纯粹的道家思想的实践者。
薛宝钗则是儒家思想的忠诚的支持者和实践者。这或许是对现实世界的明澈的顿悟,同时却也是对灵魂直觉的亵渎和束缚。她喜欢的是仕途经济好学问,也把这种学问用到了生活中去。她想的是进皇宫作贵妃,人前显贵,光宗耀祖;同时又把宝玉作为婚姻的第二候选人,把仕途商场中的谋略用到婚姻爱情中来;虽步步获胜,终是釜底抽薪一场空。
从此角度看,红楼梦像是释道儒三家的通俗小说演义,是三者之间在现实世界的自然碰撞。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生命存在方式的深深思考。
看红楼让我们认识到三家各怀一家是不容易行通的,有可能酿造悲剧;那么依个人愚见,就应该把三者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我将在心灵深处开一片净土,筑一座华室,邀黛玉在其中静静的思索,愉悦的生活;让她与自己的灵魂共舞,坦诚的面对自然,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我要请宝钗做自己在现实世界生存的老师,知进退,求发展,十年磨一剑,感恩父母,精忠报国。再以宝玉的思想为友,多思多感,修桥补路,多行善,广积德。红楼梦中的唯美也不能忘,不会忘,我自去上下求索两处茫茫。
且收拾画笔装点起行囊;看人生路漫漫云澹澹,山高高水长长。
【从《红楼梦》看唯美】相关文章:
2.红楼梦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