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时间:2021-08-31

关于地球运动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1.帮助学梳理基本概念

  在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概念、运动规律、运动的地理意义。而其中关于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不仅仅是各章节教学任务是否能够圆满完成的的关键,同时也是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关键所在。然而“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中的基本概念都比较抽象,学生想要理解掌握,就需要良好的空间思维和动态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都存在较为巨大的差距,这就使得在教学中要能够切合学生的实际,巧妙的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比较和联想的方法一一突破。

  1.1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

  地方时:以观测者的子午线为基准的时间,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有地方恒星时、地方真太阳时、地方平太阳时。而通常所说的地方时指的是地方平太阳时。

  时区——空间概念——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各占经度15°。

  区时——时间概念——每一时区一般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区的标准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为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地方的时间,因东经120°正好穿过杭州,所以杭州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的误差最小。

  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的区时,即格林尼治时间,是1884年10月13日正式采用的。

  1.2日界线与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

  日界线:为避免日期混乱人为划定的一个界线,大致与180度经度重合。

  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有两条: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1.3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而非高度。可表示昼夜状况,大于0为白昼,小于0时为黑夜,等于0时在晨昏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由直射点向四周做同心圆状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某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例如:北京时间6月22日12点时,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北纬23度26分,东经120度向四周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4天文四季、气候四季与一般划分方法

  天文四季:以四立为起点,夏季为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

  气候四季:以候平均气温10度和22度为划分界线。

  一般划分:北温带国家一般的划分方法,以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依次类推。

  1.5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1.6五带、热量带与温度带

  五带是地球表面热量带的粗略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极圈为界线,分为南寒带,南温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北温带又可以分出亚热带、亚寒带等热量带,找找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与极圈的关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北回归线的关系。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日均温大于等于10度的积温分出的热量带,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

  2.强化基础知识体系

  每一个知识点的遗漏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解题的障碍,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们对各个基本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巩固与完善。“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的考点众多,知识也比较繁杂,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就不能从宏观上把握基本的规律和原理,很容易对知识形成一知半解的认识,甚至会是东拉西扯。

  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强调地球运动的“动”态,让学生用动态的眼光来对这些运动规律与原理进行分析,不可以让学生对书本上的规律死记硬背。在地球运动的规律中,起“动”的核心是“点”(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正是因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了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但是很多学生却没有完全掌握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例如有的学生只是掌握了两分两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但是却没有能够掌握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的运动情况。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示意图(图1),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通过该图中由A至B的时间长与纬度跨度,让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约是8°/月)等进行推断。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拘泥于教材,要重视对教材知识的重组,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认识,让他们能够自己领悟教材中的知识点。在“地球运动”中,要加深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晨昏线位置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太阳高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认识。例如在复习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时,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的侧视图,归纳出太阳直射点与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关系;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之间的关系;同一纬度地区一年中最长昼与最短昼之间的关系等。

  3.对学生的能力的提升

  3.1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

  要提高学生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就必须要分清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其着重点在于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人文地理的重点在于原理和观念的运用和建立。区域地理的重点在于重在区域空间的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在复习的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四种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提取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四个主要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例如下题:

  读图回答:图中河流有无凌汛现象,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通过对这幅图的观察,学生应该提取出这些信息:(1)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2)河流和等高线的关系;(3)时间是1月份。

  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学生应该要能够做出以下判断:(1)该地地处北半球;(2)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高纬流向低纬);(3)昼短夜长。

  最后得出结论:无凌汛;昏线。

  3.2通过知识专题复习,帮助学生构建综合联系线索

  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联系:

  四季的形成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自然景观、气候的季节变化之间的联系。

  要能够根据不同季节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判断出海陆、月份、南北半球。

  掌握夏季风与冬季风的形成、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掌握台风、寒潮、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

  掌握相应的水文现象的季节变化,例如海水温度、盐度、季风洋流等都会随季节变化;河流补给类型不同,径流季节变化也有差别;山地雪线高低及地下水水位变化与季节变化有关等。

  对外力作用强弱的季节变化进行掌握。例如物理风化与不同季节的温差、降水有关;河流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侵蚀、搬运、沉积强弱不同;泥石流滑坡多发生在多雨季节;不同季节的气压和风对风力作用的强弱有关等。

  对不同季节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行掌握,例如气候资源与生产活动的安排如播种收获、晒盐;水资源的利用与修建水库;生物资源的利用如伐木季节、冬夏牧场的利用;能源的利用如风能、太阳能、沼气均与季节有关等

  农业生产与环境问题的季节性,例如棉花春种秋收,冬麦秋种夏收,果实秋季成熟,早茶春季收采,气温水温较高季节易出现赤潮现象,冬春季易出现沙尘暴,燃煤季节空气质量差,易发生大气污染等。

  总之在“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能力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基本概念,强化基础知识,并提升学生的能力。

【关于地球运动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说课稿

2.高中地理的生态教学论文

3.关于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4.高中地理地球运动总结

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7.地球绕日运动的教学设计

8.《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