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视角下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论文

时间:2021-08-31

同伴关系视角下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论文

  [摘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成长中很重要的内容,而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很大差距。城市幼儿与民工幼儿在社会行为、生活情趣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源于民工幼儿缺乏社会性发展的支持性系统资源,并因生活空间的缺失而面临自我认同危机。针对这些问题,要促进民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构社区型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促进幼儿通过情感技能的掌握来满足其归属需要;通过移情训练提高民工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关键词]重庆市;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

  重庆作为中国唯一的省级城乡统筹实验区,主城区民工共计600万左右,民工幼儿教育及其社会性发展成为重庆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者通常以同伴关系作为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据此,本文从同伴关系的视角对重庆市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一、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

  (一)同伴关系和幼儿社会化的含义

  本文的“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其外在表现为同伴交往。群体社会化理论代表人物哈里斯(j.r.harris)指出,儿童认同的是同伴群体,而不是自己的父母;他们认同的文化是由父母群体向同伴群体传递的文化,即父母传递给儿童的文化要经过同伴群体过滤,只有在同伴群体中的多数人接受下,同伴才会把家中习得的行为传递给群体成员。可见,同伴群体关系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动因。

  “幼儿社会化”是指幼儿在一定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即幼儿对社会关系和生活意义的不断建构过程。而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初表现和基本动因。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亲子关系向家庭外延伸并表现为同伴关系,同伴交往成为幼儿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同伴交往的经验影响幼儿终身的态度和经验。

  (二)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调查

  本研究在民工较集中的重庆九龙坡和沙坪坝区进行,以民工幼儿较为集中的彩虹幼儿园和鑫源幼儿园等七所民办园的41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这七所民办园的幼儿共133名。其中,民工幼儿和城市户口幼儿个数分别为:学前班30、36;大班24、18;中班15、10。在调查方法上,研究采用自编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其中,开放式问题为“幼儿的同伴个数”;封闭式问题11个,问卷分生活情趣情感、亲社会行为水平、自我评价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四个维度;总体社会性发展得分为四个维度得分的总和。通过调查分析,民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民工幼儿的同伴数量比城市户口幼儿少

  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儿童积极参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媒介物,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幼儿同伴关系的质量以数量为外在表现形式,幼儿的同伴数量越多,社会性发展越好。

  调查发现,民工幼儿同伴个数为4.70±1.78,而城市户口幼儿的同伴个数则为7.08±3.30,二者之间差异极其显著(见表1),这表明民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户口幼儿。

  2 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存在显著差异

  表1显示,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四个维度和整体水平中,除自我评价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三个维度和整体社会化水平差异均极其显著。由此可知,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于城市户口幼儿,特别是在社会行为、生活情趣情感及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水平方面明显低于城市户口幼儿。

  3 民工幼儿的生活情趣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问题突出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民工幼儿家长进行深度访谈得知,绝大多数民工属于农业劳动者阶层,家庭收入偏低,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低下,经常受到社会不公正待遇和失业威胁。而且,民工家长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情感要求缺乏基本关注和积极引导。这使幼儿在早期社会化中没有掌握相应的社会规范、习俗及行为技能,缺乏社会需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同伴交往中变得退缩、缺乏自信,并出现问题行为,幼儿的生活情趣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

  二、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落后于城市幼儿的原因分析

  (一)民工幼儿缺乏社会性发展的支持性系统资源

  民工幼儿的同伴数量比城市幼儿少,这源于其生活在支持性资源匮乏的社会边缘环境中,他们缺乏社会性发展的机会。一方面是民工家长这种拮据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其具有强烈的被剥夺感,而充满歧视和剥夺的生命历程导致民工家长缺乏良性亲子互动所必需的思想资源,致使其缺乏与人进行正常交往的机会和技能;另一方面,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生活的社区资源有较大差异,民工幼儿所在社区是由来自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居民构成,人们互不相识、流动频繁,而且民工作为城市底层文化的主要消费者,缺乏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主流性知识资源。

  基于幼儿同伴群体的集体性特征,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民工幼儿,相对于该类关系中的每一个体,就像一个心理场,民工幼儿个体的成长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故民工幼儿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既具有开放的城市特色,又具有非理性、自发自动性及很强的地方特色,其体验到的经验资源与城市幼儿不同。因此,相对于同一幼教机构和班级中的城市幼儿,个体民工幼儿作为该系统关系中的组成部分,因自身缺少思想资源和知识资源优势,使其在群体内的社会性地位偏低,在同伴群体中缺少话语权。

  (二)民工幼儿因生活空间的缺失而面临自我认同危机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群体以及文化内化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的实质是社会认同,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幼儿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最终将其纳入幼儿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整合人类社会价值规范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以及社会身份认同,并内化为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态度,表现为幼儿的社会行为、生活情趣情感、自我评价和社会技能。

  儿童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民工幼儿的个体行为随着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人与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他们不断通过自我界定形成“自我眼中的我”和通过社会界定形成“他人眼中

  的我”,并通过“我”与“我群”的相互作用来形成自我认同以及认同本文化群体的价值规范、习俗、行为准则,进而形成信任联结。具有乡村文化背景的民工幼儿从农村进入城市之后,因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生活背景的差异而使其生活空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方面是他们拥有的相对封闭、单一的乡村文化受到开放的、多元的异质城市文化挑战,并在与城市文化、城市儿童的社会交互作用中不断追问“我是谁”“我们是谁”,这就需要民工幼儿不断更正或修订自我对现实环境和自我角色的认识,满足归属驱动。另一方面,民工幼儿到城市生活之前与其他亲属一起生活,父母与幼儿之间未能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而民工父母却因忙于生计大多采用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幼儿正常的社会情感技能缺失。民工幼儿易将这种不良的亲子交往体验泛化到与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对同伴缺乏热情,既不能信任同伴又怀疑自己的能力,导致他们无法与其他个体建立积极交往的内在模式。

  因此,民工幼儿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幼儿的归属驱动无法得到满足,其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市户口幼儿,并产生了信任联结危机,从而无法在短期内适应城市生活,可能成为面临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危机的特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