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的论文

时间:2021-08-31

  常有业外朋友问:“你教了这么多年的书,可以不备课了吧?”这个问题,可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一位历史教师的话来回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这话真的只可为知者道,不足为外人言也。一次完整的备课,要经过课前备课、课间备课、课后备课这样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止境。

一、课前备课

  即授课前的备课。这个环节要完成研读文本、确立目标、选择教法三项任务。

  备课应从研读文本开始。教师要养成独立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切忌在解读文本前或草草读一遍后,就查阅相关资料——如此,很容易被别人的解读所左右,甚至面对众说纷纭的解读无所适从,无法形成对文本的独立见解。当确信自己对文本有了独立的见解后,再参阅别人的解读。如见观点基本相同的,可以增进自信;如见观点不尽相同的,可以补充不足,丰富自己的解读;如见观点截然相反的,可以促进思考,或修正自己的观点,或坚持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面对学生的质疑时,方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常有教师经不住学生问,于是干脆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这除了课堂机智不足外,没有认真、独立解读文本,或解读文本的能力不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何解读文本,文艺批评家们自有一套理论体系,我的方法很笨,就是不断地读,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反复读的目的有二:一是读出自己的见解,二是寻找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钥匙。什么是进入文本的钥匙?下面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雅·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一文初看似乎杂乱无章,反复阅读文本,我发现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在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往往会反复出现在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在这里,还会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第二句是:“肖邦之家最大的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们能感受到同肖邦‘促膝谈心’。”其中的两个词“渊源”和“魅力”,令我眼前一亮,对文本的理解便豁然开朗。全文可以概括为:肖邦音乐的渊源所在、魅力所自,原来看似杂乱无章的文本其实自有其条理在。“渊源”和“魅力”可视作进入文本的钥匙。

  又如,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文,文本很长,光辛弃疾的词就引了八首,这无疑增加了文本的难度。反复阅读后发现,文中有三个重要句子。第一句是:“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第二句是:“辛词比其他文人诗词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第三句是:“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语文教学论文 )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第三句概括前两句,同时引出下文,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总结全篇,这可视作进入该文本的钥匙。

  当然,进入文本的钥匙有的比较明显,有的很隐蔽、不易发现,对此我还是那个笨办法——反复读,一旦发现了进入文本的钥匙,教学便可举重若轻、事半功倍。

  确立目标要因文、因材(教材)、因人(学生)而异。文,即文本,是制订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散文有散文的教学目标,小说有小说的教学目标;即使相同文体的文本,教学目标也因文本的具体内容不同而有别。所谓因材(教材)而异,是指因文本所在的教材而异,一个文本选人什么教材,放在哪个专题(单元),自有编者的意图。教师在教学前,要分析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比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和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同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活生生的‘这一个’”专题,两文的.教学目标应大致相同。杨绛的《老王》,分别被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人,同一个文本,在初中和高中承载的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同的。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和选修教材《史记选读》都选——必修三将其编排在“寻觅文言津梁”专题,参考文本后的练习设计,可知教学目标指向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而《史记选读》将其放在“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专题,从专题名称便可看出教学目标指向《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当然,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考虑并尊重教材编者的意图,这并不是说教师不能作必要的调整。因人而异,主要指因学生而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是老生常谈,之所以成为老生常谈,正说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依然没有真正得以体现。教师都知道备课必须备学生,不然谈何因材施教?但是以班级组织教学的特点,年级统一进度的要求,统一考试的压力,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难度也确实不小。许多教师备课首先考虑的是进度,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月考,进度不一致就无法应对这种统一考试。其次考虑的是程度,不是学生现有的程度,而是为应试所需要达到的程度,采取的大多是死灌、强练的方法。也就是说,最应因人而异的教学目标,实际最难做到。尊重教学规律,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挣脱应试的束缚,制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的胆识和智慧。但我们要坚信:尊重教学规律,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也就无需担心学生的应试成绩。再说,和终身受益的语文能力相比,暂时的应试分数又算得了什么呢?

  选择教法,首先考虑的仍是文本特征,这就和厨师选择烹饪方法首先得考虑食材特点一样。一般来说,押韵的古诗文适合诵读法。杨乃济先生在回忆他的语文老师王锡璠的教学时说,“王先生长于讲授古典文学,朗读课文时依照古人‘吟诵’的腔调,有板有眼”,“也正因讲授古文古诗时不断地‘吟诵’,在不知不觉中,王先生向我们传授了不少的音韵学知识”。当然,并不是一个文本只适合一种教法。比如《雷雨》,精彩的片段可以用诵读法;也可以用活动法,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还可以用赏析法,赏析剧本台词、矛盾冲突、人物性格,这就给不同特长的教师选择不同教法提供了可能。在选择教法时,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擅长诵读的,可多用诵读法;擅长说理的,可多用分析法;善于引导启发、反应敏捷的,可多用问题探究法。总之,教学方法不可单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教师既要有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也要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对于教过的文本,千万不要重复前一轮教学的老路,要力求常教常新,要在前一轮教学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改进。变化、改进是必然的。对教师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了学识,丰富了阅历,积累了经验,改变了观念,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文本解读和教法选择。就学生而言,不仅基础不同,受时代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同。在社会变化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相隔三年,各届学生的差异是明显的,原先的教法可能不适合现在的学生,教法的变化、改进是适应学生的需要。选择教法前,不要先看原来的教案,以免受原教学设计的影响。当教学思路初步形成后,再看看先前的教案尤其是教学后记,以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使每一轮教学都能在前一轮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完善。我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教学设计明显不同的有三次:

  第一次,我设计的问题是:林黛玉见到了几个重要人物?为什么要走如此曲折的路线?这种设计完全遵照课本上的“预习提示”:“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目睹、耳闻、心感介绍了贾府一大批重要人物,初步展现了贾府——这一全书典型环境的概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发展的序幕。”这样的设计按部就班、线索清楚,能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课堂不够灵动。

  第二次,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你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最没有耐心看的、想跳过去的是哪些内容?(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3)作者是借谁的眼睛来写这些内容的?换一个人行不行?这三个问题是基于自己阅读感受和思考的结果,我相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学生的阅读感受和我的阅读感受应该有相同的地方。结果,学生说最没有耐心

  看的和最想跳过的,是环境描写、人物的服装描写和繁琐的礼节描写——这与我的预测基本一致。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阅读感受,他们愿意参与讨论。相比而言,第一次教学设计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思路,而这一次教学设计则完全是“我”的。

  第三次,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教材编者为这一文本所在板块拟了一个标题——“总借俊眼传出来”,我直接利用这个标题设问:小说一共写了几双“俊眼”?各传出了什么?这个问题从教材中直接拿来,有趣味,能激发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