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根据社会需求目标结合高校内部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保证。要想发挥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作用,需要防止管理流程流于形式,注重提升流程各环节的质量,塑造良好的流程运行环境,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管理;高校教育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源泉。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的保证。2010年中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很多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纷纷改革课程体系,增加课堂实践教学,建立实验室,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等,但各高校的实践教学效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文献回顾
已有文献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例如周伟提出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从业资格证书教育等方面进行努力,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1]。时伟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三部分[2]。杨琳琳和郑芳把DIO教育模式引入实践教学研究中,提出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考评机制四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3]。二是对实践教学模式和机制进行分析。王明华和鲍长生构建了“双联互动”即“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学生”两个层次的双向多元互动实践教学机制,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三是对开展实践教学的工具和平台进行研究[4]。以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为例,谢恽认为利用网络进行实训教学,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5]。黄茜强调推进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亲身体验与操作外贸业务的各个流程环节,将课堂知识具体化、技能化[6]。张君斐则分析了仿真实验教学的不足,认为仿真实验教学不能引入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提出以“外贸平台+工作室”为载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模式,来弥补仿真教学的不足。四是从实践教学的目标设置的角度来分析阻碍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因素[7]。李敏华提出对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目标的不正确认识,是导致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绩效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五是从实践教学的管理角度分析实践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8]。刘哲认为当前不少高校对实践教学管理不够重视,管理不规范,实践课教学管理制度与理论课教学的管理制度相比,不够完善,在实践教学各环节缺少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实践教学质量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9]。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高校教育的关键要素包括“人”“道”“器”“术”,其中“术”指的就是一流的管理。结合已有文献的丰硕成果,本文认为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采用先进合理的实践教学手段和工具、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注重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提升每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才能从整体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既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管理流程。目前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大多是各院系自主管理,不同的院系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环节比较分散、管理程序碎片化、无系统规划,无法保证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从而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本文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根据实践教学各环节运转的逻辑顺序,构建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框架,探讨保证高校实践教学流程管理有效运转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构建
(一)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实践教学目标
一些调研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近些年来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结构的不匹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需求结构不匹配又表现为,高校专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的不匹配和高校人才素质能力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除了要尊重社会需求外,还需要考虑专业知识的历史延续性,不完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对人才素质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提升高校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高校人才的顺利就业。因此,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设置,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构建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
(二)实践教学管理流程
流程管理是以规范化地构造端对端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的管理方法。进行流程管理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关键。流程管理的核心是要构建一个顺畅、高效、清晰明了的管理流程,有了科学合理的流程才能保证流程各环节之间无障碍地衔接和交流。本文结合实践教学实际运行情况,构建了实践教学管理流程(见图1)。
1.社会需求调研
为了全面掌握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情况,各高校应当组织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与社会的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进行沟通联系。建立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单位之间的长期稳定的交流机制,采用科学的调研手段,洞悉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及专业人才需求数量、需求地理分布等信息。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后,实践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情况,撰写社会需求调研报告,把调研报告信息,传递到学校各院系,作为各院系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开展实践教学的目标指导。
2.各院系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提供的社会需求报告,结合各院系以往的实践教学经验,各院系设置或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整合院系师资队伍、准备和改建实验室操作所需硬件和软件,做好实践教学规划方案。(1)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结合各专业的课程特点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结合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要求,来确定各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除了要熟悉国际贸易交易的流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因此,实践课程的开始,不仅要考虑贸易实践流程的训练,还要考虑学生交际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课程就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内的贸易流程软件的操作训练,还要注重学生的企业实训环节的培养。(2)整合院系师资队伍良好的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建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注重在岗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教师与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人才互动机制,增强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管理能力,避免社会实习缺乏内容,流于形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应当多渠道地引进人才,打破只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人才的单一渠道,可考虑引进有企业经营经历的在职人才从事教学工作。(3)实验室操作软件和硬件只有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运行稳定良好才能保证实验效果的稳定性。因此,在注重软件和硬件设施的保养和维护的同时,需要不断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更新,提升软件和硬件的运行效果。注重引进平台广阔的软件,增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例如一些高校之间建立专业联盟,以实验室软件为平台,开展一些实验和实践技能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加强了各校的交流而且还提高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和效果。(4)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性,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交流,建立稳定的沟通和联系机制,是提升实践教学企业实习环节培训效果的保证。积极探索创新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打破只在毕业班开展企业实习活动的单一方式,充分利用暑假、寒假或小学期,组织非毕业班学生去实践教学基地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另外,在实习环节要注意避免实习培训流于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监督,与实践教学基地单位合作做好实习考评工作,提高实习效果。
3.建立科学的多主体、多层次实践教学考评机制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评制度,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实践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细致的考评指标,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全面考评,不仅能够督促实践教学教师重视和认真进行实践教学,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改,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运行效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实践教学培养目标逐步与社会需求完全契合。注重实践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实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实践教学各院系、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和高校学生四维主体的评价制度。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对各院系的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师资、课程和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评价,各院系实践教学部门对本部门教师的实践教学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社会用人单位对实践教学的对象即高校参加实践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高校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师资、课程和实践方式进行评价。最后由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综合四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撰写评价报告,分析实践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作为实践教学各院系部门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