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那树》教案

时间:2021-08-3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 三 单元第10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词语,掌握重点词语的运用;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揣摩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读课文,整体把握,小组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用意。

阅读链接

  散文家王鼎钧 美华文坛上主要散文家之一的王鼎钧先生,1925年生于山东临沂,自幼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薰陶,15岁就写过《聊斋志异》的试评。

  这篇散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描写了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时的大树。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作者以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表情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使意味深长,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含蓄隽永的语言美 本文作者对树怀有深深的敬意、赞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给大树带来令人痛心的命运怀有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但没有采取直白的议论和直接抒情的笔法,而是代以客观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既真挚感人,又意味深长。比如,写电锯锯树时:“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却描写得令人惨不忍睹。把锯树说成“屠杀”,把锯树人说成“刽子手”,把清理废墟说成“葬礼”,从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爱憎褒贬,含蓄地揭示了锯倒一棵亲近人类、善待人类的大树,有违仁义之心地思想。而借清道妇之口讲述蚂蚁国大搬家,使场面更是充满悲壮的气氛,其实动物王国的恻隐之心正是作者的恻隐之心地体现。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佝偻ɡōu倒坍dān鸟巢chá B哮喘chuǎn虬须qú刽子手uì

  C举镐ɡǎ豁然hu杀戮lù D斗笠dǒu头颅lú幼稚zhì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夏天的太阳下 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比喻 )

  (2)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拟人)

  (3)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排比)

  (4)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 拟人 )

  3、本文按_时间先后(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主要运用了_描写和记叙的表达方式。

【合作探究】

  1、从作者描写工人伐树的句子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思想感情? [析]设计此题,意在训练对关键语句的揣摩能力,培养语感。[参考答案]含蓄地表达作者愤恨、悲哀之情。

  2、 怎样理解文中所写的蚂蚁国的故事? [析]设计此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加深认识,体会作者选材、谋篇的匠心。

  [参考答案]作者在这篇中对“那树”饱含着崇敬之情。在写到“那树”惨遭砍伐的悲剧场面时,引用当地人的传说,细致地描写“蚂蚁国”里的事情,推想其用意似在于:一是动植物有预知的能力,比人类还更有灵感;二是创造一种悲壮气氛,表明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极其缺乏友爱,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怀着敬意来写这件事,字里行间带着深情,如“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让人看到老树的悲哀和富有同情心;“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把蚂蚁国民认作一个民族,就像人类一样的民族,显然是怀着敬意的。

  3、对文中那树有怎样的价值和品格,作者和交通专家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你是怎么看的?请就此展开讨论。 [析]本题要求通过认真阅读和思考,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抓住课文的主旨。并大胆地表达个人的看法。

  [参考答案]那树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最重要的,它绿化大地,荫庇百鸟,护佑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还有预知自己命运的功能,在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保护自己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迁徙,表现一种爱心,一种高尚的品格,对人类有着巨大的价值。 作者对那树怀有深情,认定大树的价值和品格,交通专家却认为它有害无益。个人看法(略)

  4. 阅读知识探究 阅读本文最后三段思考。(可当做反馈检测)

  ①这三段描写了现时的大树,具体写了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1、醉汉驾车出事2、电锯锯倒树身3、清道妇讲述蚂蚁国的故事4、挖树根、平路面。)

  ②“咬”、“骨粉”、“呻吟”这几个词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从文中找出具有类似表达效果的词语写下来。(对大树命运的同情,对人们砍树行为的反对和批判。屠杀、大头颅、刽子手)

  ③、“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请你从文中找到树和上帝有默契的证据,从这样的默契中你能够感受到大树有怎样的精神?(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表现出大树忍辱负重,无私奉献的精神。)

  ④、文中作者和交通专家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各自关注的焦点是什么?(作者反对砍伐,交通专家支持砍伐;作者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关系,交通专家关注的是现代城市的发展,交通的畅通。)

  ⑤、研读“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表示了依依不舍。”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种特异现象。(创造一种悲壮的气氛,表明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极其缺乏友爱,形成鲜明对比。)

  ⑥、作者对“那树”的命运深感痛惜,而都市文明的发展又是不可阻挡的。那么,你是如何看待文明的发展的呢?(社会文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人类在自我发展的同不应忘掉保护绿色。如果不从可持续生存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人类在不断开拓的同时,将会面临更多的困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