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议论文:语文的历史使命(2)

时间:2021-08-31

  古代教育流传给后世的另外两件宝贝是文字和文言。至少从商代开始就有了文字教育。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学生刻字的练习(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28页)西周的学校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识字课本《史籀篇》。秦汉时又出现《仓颉篇》、《急就篇》等识字课本。王国维说:“古人字书,非徒以资诵读,且兼作学书之用”,“汉时教……诸篇,其旨在使学童识字习字。”(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 “《儒林传》记载了小学生书写《急就篇》的例子(顾炎武《日知录》)。可见,语文教学素来注重汉字的释读与书写。历史上出现了从汉代《说文解字》到清季《文字蒙求》一类的字典,使学生识读汉字,而且了解汉字字义;出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为代表的书法名家。旧时的官员、文人墨客,大都写得一手好字。

  文言文是古代教育所赖以承载的书面语言。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复杂,人们除了用汉字之外,就靠文言来交流,所以文言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团结、统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古人用文言著书立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资料,记载了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漫长而辉煌的过程。 文言文遵守“思无邪”原则,历来不允许淫思邪念和粗辞鄙语进入它的语用系统。是“最干净”的文字。读起来令读者心目清爽、怡情忘神,陶醉其中。大家可能都还记得鲁迅笔下他的塾师寿镜吾先生朗读时“微笑起来”、“将头仰起,摇着”、“拗过去,拗过去”的入神之态。

  语文在从夏商到清代漫长的时间里,所担起的历史使命是:确立了正确的教育宗旨,建立了一套稳定的教材;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熔铸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其次的历史功绩是守护并发展了祖先创造的文字和书面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