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的内能浅议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用体验感受物理真知,培养学生的探究力

  物理学科是基于实践与实验的科学。物理教学的特性为学生提供了切身体验的歇息过程。教学中,教师要要充分利用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探究学习,体验物理科学的验证过程,提高动手实践与研究能力。比如,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可以设定:让两个男生把约三米长的绳子拉紧,老师在绳子中间,用一个小指头,轻轻拉动两个男生!这是最简单的合力与分解,教师要及时点出其中所内含的物理学原理。接下来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一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学的实践与实验是一个探究的过程,重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因此,实践教学往往是一个多人一起的应用操作过程。教师要鼓励合作、鼓励讨论乃至于争论。研究力的核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延展过程,教师要围绕“发现问题、解决方案、动手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物理学科的学识体验过程内容广泛、方式多样、方法灵活。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问题解决思路,让学生感受体验的过程,享受体验的快乐,从而产生强大的内在学习动能。基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在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应关注学生实能力的锻炼、学习能动性探究以及学习过程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教师要及时的作出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获得自尊,建立自信,激发探究科学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使得物理教学以过程为主导,重在体验能动的实践与实践的能动性,是师生之间孜孜探求的结果。教与学的体验过程已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更是心智健全的过程、人格养成的过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最终目的在于“授之以渔”,从而使学生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探究的科学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