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的内能浅议论文

时间:2021-08-31

  一、培养探究精神,调动学习动能

  用严谨的科学精神来探究物理科学的真知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设置是学生参与探究、进行实践科研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着力把握探究实践机会,去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探究性学习与实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物理科学体验、影响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创新,通过自己的双手实践和科学分析,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树立科学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设置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突出科学探究的实践环节。在探究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放手发动学生,强化引导环节,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的主体作用,注重讨论,鼓励多方案实践研究。在科学探究设置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积极进行“猜想与假设”,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尊重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注重引导与点拨,使他们体验物理的探究过程,培养科学研究的意识,激发学习动能。

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内能”

  兴趣是诸多学习因素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是推动学生求知行为的内在力量。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方式,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层面,对于改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内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最终和谐自然的物理学发展史。物理学史上星光熠熠的科学巨匠是激发学生物理兴趣、鼓励学生献身物理科学的珍贵资料,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发此类教学资源,用科学家的典型事例树立学生献身科学的楷模。比如哥白尼坚持“日心说”;富兰克林的“费城实验”;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其不畏艰险的科学探索精神作为教学资源弥足珍贵。物理是自然生活的科学反映。物理学的所揭示的科学规律,无不在生活中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物理科学规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用生活去体验物理、感知物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更能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比如蒸汽机的发明与生活体验;电视机、手机、互联网的物理原理;纳米材料的物理世界,这些多不胜举的生活现象无不隐含着物理奥密,展现着物理学魅力,必然诱发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充分发育的关键阶段,其内在的好奇心和求知力使学生对生活、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动手、愿意动脑去探究、去发现。教师的教学务必让学生体验物理的千姿百态和气象万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物理过程的体验,一般都具有形象、具体、新奇的特点。比如目前最热门的“天宫物理实验”很生动地说明了许多物理现象。这是最典型的体验教学,体验激发好奇,体验开发兴趣,学生的体验过程,便是和物理科学的亲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