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驳论型议论文

时间:2021-08-31

  篇一:驳论议论文指导

破立结合、直接反驳与

间接反驳将结合

——驳论类议论文写作指导

  驳论类议论文是以驳斥某种错误论点为主的议论文。这类文章常常是通过否定对方的观点和看法,来阐明自己的理由,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观点的。破立结合是驳论类议论文的显著特点,所以写作时一定要注意破中有立,破立结合。

  驳论类议论文主要使用反驳法。反驳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反驳错误论点,可以称为直接反驳;从对方论据的虚假和论证方法的错误入手,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则是间接反驳了。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这两种反驳的方法。

  首先,先看一看直接反驳法。具体有四种情况:

  1. 用事实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种反驳,是举例证明的方法在驳论中的运用。

  2. 着重分析其论点的错误和危害性。这是分析的证明方法在反驳中的运用,要具体剖析对方论点的错误,并指出其危害性。

  3. 建立与对方论点相对的新论点,以此驳倒对方。一般反驳论点,应当论证其错误,这种方法却不如此,它是建立一个与之针锋相对的新论点,把这新论点论证充分,树立起来,被驳的论点便不攻自破了。

  4. 使用归谬法。归谬法是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辛辣、有力,又常常富有幽默感,具有独特的风格。

  毛泽东同志的《评战犯求和》一文,就是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论证。这篇文章是针对蒋介石1949年的“新年献词”的,当时南京政府正面临着总崩溃的前夜,可是蒋介石却打肿脸充胖子,说京沪决战有“决胜的把握”,其理由是他有超过共产党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力量。毛主席的这篇《评战犯求和》就是针对这一论调进行批驳的:

  哎呀呀,这么大的力量怎样会不叫人们吓得要死呢?姑且把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力量放在一边不去说它们,单就“军事力量”一方面来说,人民解放军现在有三百多万人,“超过”这个数目一倍就是六百多万人,十倍就是三千多万人,“几十倍”是多少呢?姑且算作二十倍吧,就有六千多万人,无怪乎蒋总统要说“有决胜的把握”了。为什么求和呢?完全不是不能打,拿六千多万人压下去,世界上还有什么共产党或者什么别的党可以侥幸存在的呢?当然一概成了粉末。由此可见,求和决不是为了别的,完全是“为民请命”。

  这段话把对方的论调批驳得很有力,用的就是归谬法。把对方的论点驳得体无完肤,而且语言幽默,犀利。 其次,再看一看间接反驳方法。

  1.

  2. 反驳对方论据。错误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错误论据的基础上的。在反驳论点时,反驳对方的论证方法。论证错误的论点,有为其服务的论据,也有论证过程。有时候,对也可以从反驳论据入手,论据被驳倒了,论点自然就站不住。 方的论证过程有逻辑错误,有时甚至用错误的推论来掩盖其论点的荒谬。反驳,也可以从论证方法入手,揭露其论证中不合逻辑之处,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证方法的错误,方面比较多,有时是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的矛盾;有时是自己的论点互相矛盾;有时是论点和论据的矛盾??总之,只要对方在论证过程中有逻辑错误,都可以揭露和反驳,都能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

  在上面介绍的驳论方法中,驳斥论点是最主要的。因为论点是文章的中心,立论的根本。驳论据、驳论证的目的都是为了驳倒对方的论点。在实际运用中,一般都是三者结合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立论和驳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议论形式,但绝非截然分开,而是密切联系,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在实际写作中通常是互相配合使用的。可以说,破立结合、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是写好驳论类议论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