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记议论文常识

时间:2021-08-31

  巧记议论文常识

  夏邑县实验中学高老师

  表达主要是议论,观点主张要鲜明。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提出问题叫引论,分析问题是本论。

  联系论据和论点,解决问题作结论。

  论点用来被证明,论据用来作证明。

  怎样证明有方法,道理事实做基础。

  举例比喻正反对,道理论证必须用。

  横式结构总分总,逐层深入纵结构。

  议论方式分两种,立论驳论要分清。

  语言准确有严密,概括简明修辞用。

听刘涛老师上《蜡烛》一文有感

  中山市语文教师:郑权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

  在教学设计上,刘涛老师是这样做的: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1、通过分析老妇人的动作,把握人物形象。(重点)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

  刘涛老师设计了一张有烛光的照片,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那些诗句、由什么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中的“蜡烛”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一文,共同感受文章的深意!

  这是老师做了精心设计的课前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其能够抓住生活中的“蜡烛”与课文的“蜡烛”的相通之处,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灵,因势利导进入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