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中庸之道义与利

时间:2021-08-31

  中庸之道在中国人心中居极重要之位置,盖他们自名其国号曰“中国”,有以见之。中国两字所包含之意义,不止于地文上的印象,也显示出一种生活的规范。

  什么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并不是 “折中、不上进”,不是一把尺子取其中点。它追求的是无过无不及的思想和做人处事的大智慧。中庸之道,是为了改造社会,是为了追求真理,如果能够在真理和美德上走得更远,即使冒着巨大的风险,他也决不犹豫。在社会地位和财产上,没有大的成就,被世人视为无用之人,但自己觉得这种生活更体现了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对真理的追求,因此也决不感到自卑。

  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至少我们可以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偏激教训中,体会到孔子这一思想的深刻性。

  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程颢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就是说,中庸一要不偏不倚,二要无过无不及,控制好合适的程度。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者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清末时期,我们自称“天朝上国”,闭关自守;而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又有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不履行中庸之道让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面对今天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又该怎么办?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争输赢,而是希望大家正确认识中庸之道,它作为儒家思想的精髓,作为科学的哲学观,时刻都指引着大家做出任何正确的决定,只有提倡它才会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中庸之道不仅被永久的载入历史的功劳簿,以后也必将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