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年作文8篇

时间:2021-08-31

  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现代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我的新年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我的新年作文8篇

  我的新年作文1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春节,也是我撒欢玩的日子!春节的美好时光就是在吃喝玩乐时,像钱塘江水一样流逝而去。

  在我外婆家,过春节非常有意思,因为外婆一直坚持过她年轻时过的春节!除夕晚上大家一起吃麦饼筒喝酒水饮料。麦饼筒就是特大号的春卷皮,里面裹一堆不同的菜,如粉丝、芹菜炒肉丝、土豆丝、鸡蛋丝、红烧肉片等等,然后把裹好的麦饼筒放平底锅里两面煎成金黄色,非常美味,就是费时!

  除夕那天早上,外婆一起床就赶紧拿出一个大钵倒入很多面粉,放水顺时针开始搅拌,面粉活好后再在面粉上面留一点点水养着。等吃好早饭,外婆就开始在没有锅沿的平底锅上一张纸弄麦饼筒的皮子(就是我们平常看见的春卷皮放大5—6倍)。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外婆好厉害!只见她以手为勺舀起一团奶粉,在平底锅上划拉一圈,一个大圆皮子就形成了,等面粉皮子变干后轻轻一揭,就能把皮子从锅里拿起来!我觉得好玩,再三请求后外婆同意我尝试。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用右手去拿了一团面粉,手还没放到平底锅上就觉得热烘烘的,等手碰到平底锅时感觉到烫。我咬牙坚持着,手在平底锅里划拉了下就烫的受不了了,赶紧抬起手,看锅里,一小坨不成型的面粉黏在锅上。外婆在边上哈哈大笑说我方法不对,我尝试了几次,仍然因烫手而半途放弃!追问外婆,她偷偷告诉我,有点热但能坚持,诀窍就是一个字:快,而快就是熟能生巧的结果啦!皮子弄好后,外婆就开始忙着炒各种菜,等祭祖后再把麦饼筒一个个裹起来再放到平底锅上用油煎!我问外婆为啥不直接吃饭,每年弄这个这么麻烦。

  外婆回答说,麦饼筒的皮子是个大圆圈,代表着一家团圆,春节了就是希望大家团团圆圆的;还有是因为外公爱吃。外婆说她不做的话外公就吃不到了……

  听到这我哭了,为了外婆简朴的情意(外公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这么多年外婆一直能坚持着,真不容易啊!

  再说农村的春节,永远离不开鞭炮,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节目。在任何一家小超市,你都能看见各式各样的鞭炮,大人放的小孩子放的,种类繁多,双响炮、小水雷、大红鹰、摔炮等等,这都是给小朋友玩的。

  外婆家的春节,就是这么有特色。十分感谢外婆的坚持,让我能体验不一样的春节!

  我的新年作文2

  叮叮叮,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风景如画的故乡里,有一种奇特的风俗,那就是每逢春节的时候,只要是那里的人,都要走过名叫“珞河”上的一条狭窄而长的桥,并要在桥边烧一串鞭炮,以祈求这年的安康与幸福。

  还模糊的记得距离上次走过这座桥,已经过去了六七年。那次我还是要母亲抱着我过去,但这一次,是我一个人走过了。

  先是隆重的开幕仪式。“劈里啪啦~”几声鞭炮在耳边响起,漫天飞舞的鞭炮纸洒落在人的身上,虽说有点异味,但每个人都不会把它拿下来,因为通红的鞭炮纸就代表着财富,像冬天飘雪的一样缤纷多彩。十几个小伙子驾驭着几条凶猛而威严的龙“从天而降”,去追寻珍贵的龙珠。

  寓意着跨过困难,迎接顺意的过桥仪式开始了。第一个走过的是村长,年迈的他看上去垂老无力,走起路来却精神抖擞,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逊色。村长走过去了,接着一个又一个,整齐有序地走到了对岸。

  风吹得呼呼响看着眼前摇晃不停的桥,薄薄的桥板,汹涌流淌的河水,我本还是信心满满,一下子整个心都凉了一截。我慢慢地试着把脚伸出去一些,刚碰到桥面,又警惕的缩回来。这时,过了对岸的母亲向我挥了挥手,大声说:“快点过来,别耽误着时间了。我又何尝不是想快一些过去,但自信总拼不过内心的害怕。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步步走过去,刚到桥中间,桥被风吹得更厉害,我紧紧的抓住桥旁的扶绳,生怕抓不紧就会掉下去了。等风渐渐停下来,我便快步跑过桥,终于到了对岸,心里一边想着:真吓人啊,差点儿就掉下去了!一边也鼓励着对面的其它跟我一样害怕不敢过来的小孩。

  “不用怕,过来吧,其实很快就过去了的。”我也挥动着双手,用手指做出加油的姿势。渐渐地,他们也过来了。“这是谁家的小孩,还不快看紧。”突然,一句惊慌的话刺激了大家双眼,纷纷往说话的妇女所指的方向望去,啊,一个还不会走的小孩在桥上爬着,吊桥还在摇动中,小孩也许是因为贪玩才爬上去的,但现在被吓得哭了。呜呜的哭啼声在我们耳边回荡,大人们赶紧向对面跑过去,谁也不敢走快,怕吊桥经受不起压力倒下,孩子来回的爬着,“噗通”一下掉进了水里。一些大人也慌了,揣急的河水依旧流淌着,没人去救孩子。我向四周观望,看见一个人脱掉衣服就往水里跳,这时,又听见一个声音,“快救救我的孩子”一个妇女着急地向这里跑来……

  等孩子救上来后,大家才发现,原来这个英勇的人竟是年迈的村长,妇女是因为去上个厕所,所以才没有照顾好。为了感谢村长,妇女在自家做了些菜,招呼大家。

  虚惊一场过后,终于可以开开心心地过一个春节了。在盛宴上,几乎全村的人都带上了自己的一些食品,欢喜地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叮叮叮,钟声再次在耳边回响,只是这次,我听到了钟声里的幸福随风飘起萦绕在每个人的脸上……

  我的新年作文3

  七十年前,临近那个特殊的日子了。一年中,惟有那天,她才可以闻到酒肉的香味。

  她张着两只小红手——染料来自红色的花泥——爬到简陋的板凳上,用稚嫩的手在门上认真地画出了一个菱形,涂满。接着,她接过两个妹妹从底下拿的炭块,慢慢地在菱形上画了几笔——那是一个歪歪扭扭的“福”。

  “姐姐,为什么是倒着的呀?”“因为这样可以保证福到财到呀。”她敏捷地从板凳上跳下来,在围裙上拍拍手上的花泥和炭灰。“对了,我们今天把‘福’写了,阿爹就不用到集市上买了!”“那为什么一定要到春节买‘福’呢?”“这个嘛……”

  三十多年前,同样是临近那个特殊日子的时辰。一年中,惟有那几天可以一睹老街的繁华。

  并不宽敞的堂屋内,摆着她昨晚浆染好的红棉纸。女儿早已备好了上好的笔墨砚。丈夫抬起笔,凝神屏息,大笔一挥,一个漂亮的“福”字跃然纸上!

  “哇,好漂亮呀!”女儿惊叹着,一边抹了把糨糊,一边抢过了红纸跑出门外。“等等!‘福’要倒着贴的!”她忙追出去,一面抓住女儿的小手在纸的背面抹,一边轻轻地说:“这样可以保证福到财到啊。”女儿望望手上的糨糊,不解地问:“妈妈,糨糊多么贵,从锅里挖块锅巴不也可以吗?”她笑了,摇晃着脑袋:“傻孩子,贴‘福’字那种事情,哪能马虎?妈妈像你这么大时,都写得很认真的呢……”

  就在今年,就在几天之前,又临近了中国人心中最特殊的日子。现在啊,一年中,惟有这些天,才能够见到车站里有如潮的人群。

  她回到城里的家,见女婿置办了许许多多的“福”字。她笑笑,不吭声。“妈,您来挑一个。”她定了定神,俯身探颈:有油面红纸配金字的,下面还画了两条闪光的锦鲤;有红竹宣纸与金箔作底的,用黑色的闪粉写字;有玻璃纸材质的,用红色的油性笔端端正正地写着;还有一堆堆的窗花和精美的镂刻……

  “好,就要这个。”她指了指最朴素的那个。小孙女急不可待地跑上来,拿起纸往玻璃门前跑去。“胶布忘拿了!”她三步并做一步疾走至工具箱前,却回身看到闪亮的门上早已有了一个赫然的“福”字!她诧异地瞅了几眼,小孙女清脆的声音便在耳畔响起:“姥姥,这是免胶静电贴纸,只要按上去,便再也不会掉。对了,姥姥,您知道吗,‘福’要倒着贴,因为……”“这样才能保证福到财到!”她展开笑颜,将我这个小孙女拥入怀中。

  七十年风风雨雨走过,虽然“福”字的材质早已日新月异,但它的寓意、它所召唤的美好情感却一丝都没有改变。愿“福”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愿春节的盛况不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改变,愿春天的种子永远萌动在人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