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卖油翁》教学设计

《卖油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

  2.抓住关键词语和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3.通过分角色的诵读表演,情境再现,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4.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角色的诵读表演,情境再现,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2. 抓住关键词语和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1.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2.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唐朝)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宋朝)

  二、初读课文,学习重点词语

  陈尧咨(z) 自矜(jn) 家圃(p) 睨(nì)之

  发矢(sh) 颔(hàn)之 忿(fèn)然

  酌(zhuó)油 杓(sháo)

  活动一:学生上台体会“睨”“颔”神态,其他学生评判是否准确表还原了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提升素养

  1.要求:读准字音,诵读全文。

  2.分析人物关系:

  陈康肃:善射、自矜(被动)

  卖油翁:睨之、颔之(主动)

  3.活动二: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全文。(重点)

  要求:从语言描写中想象对话情景,体会陈尧咨的心理和个性特点;

  体会词语和句式的语气,进一步理解陈尧咨的个性特点。

  4.活动三:用自己的话分角色表演复述全文。

  四、合作探究,理清思路 故事的六要素:

  时间:宋朝(隐含在人物陈尧咨)

  地点:家圃人物:卖油翁、陈尧咨

  事情的起因:陈尧咨善射、自矜;卖油翁睨之、颔之。经过:生气地质问;气愤(冲突升级);用倒油绝活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

  结果:陈尧咨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笑着打发卖油翁走了。

  五、小结本节课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熟能生巧。)

  活动四:抓住描写卖油翁倒油过程中的“置”“覆”“酌”“沥”四个动词,展开体验活动。

  强调“熟能生巧”出自《镜花缘》第三十回:“唐敖道:‘九公不必谈了。俗话说的熟能生巧。”意思是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形容做事非常熟练。

  六、作业

  1.结合注释翻译全文,不会的词语就用原文词语代替;2.背诵全文。

《卖油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复述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三、掌握实词“矜”、“圃”、“睨”、“颔”、“释”、“忿”、“徐”、“缱”和虚词“尔”、“以”、“但”。

  四、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这篇文章故事性很强,学生较易理解。但面对初一的学生,要在一课时内完成上述教学目标,仍是需要匠心独运的。

  一、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文章的第一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是故事的开端。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比较容易理解。第二段写卖油翁和陈尧咨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卖油翁的酌油表演及其对酌油技巧的解释,是本文的中心,突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这是本文的重点。难点是文言实词较多。

  二、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

  1.在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学生能顺畅地朗读,恰当地复述课文。

  2,教师以简明的板书理清文章思路,学生根据板书内容的提示,能初步成诵,

  3.准确体会思想内容,基本成诵。

  4.课后巩固,达到熟练背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布置预习。(课前)

  1.结合书下注释,给下列字词注音,并填空。

  矜():解释为__。组词__。

  圃():解释为__。组词__。

  睨():解释为__。组词__。

  颔():解释为__。组词__。

  忿():解释为__。组词__。

  酌():解释为__。组词__。

  沥():解释为__。组词__。

  遣():解释为__。组词__。

  2.找出课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二、导入新课。

  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两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解说:“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这“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的技能。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学习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

  三、检查预习,明确答案。(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三)

  四、诵读,理解,复述课文。

  1.找出第一段中描写陈尧咨特点的词语:“善射”、“当世无双”、“自矜”。

  2.找出第一段中刻画卖油翁动作、神态的词语:“释”、“立”、“睨”、“久而不去”、“但微颔之”。

  3.诵读,理解课文第一段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的态度?(微颔)

  4.诵读,划分第二段的三个层次。结合第一段,完成板书:

  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力求准确地复述课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复述,了解学生的学习理解情况,并加以指导。

  五、理解,诵读,初步成诵。

  1.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哪个是主要人物?

  (卖油翁。因为故事的题目是《卖油翁》。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

  2.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熟能生巧。作者用卖油翁对酌油技巧的解释来揭示。)

  3.反复诵读,初步成诵。

  六、品味虚词:选出每组中解释相同的项。

  七、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收藏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卒谥文忠。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作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全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八、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