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散文

时间:2021-08-31

关于读的散文

关于读的散文1

  白天,蓝天白云,高挂天边,太阳像一位刚睡醒的人儿,伸了伸懒腰,从东边缓缓升起;夜晚,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在这,眨眼又跑到那边去了。有心搜寻月亮的影子,却迟迟看不到它的踪影,不知道它今天是有事无法上工,还是在偷懒?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一个谜。望着浩瀚星空,内心的求知欲蠢蠢欲动,好想细细去品读它,揭开它的真面目。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一些谜底,前人已经帮我们寻找到了答案。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知道点什么,无论是高挂天上的星星、月亮,还是水里畅游的鱼、虾,只要我们用心研读相关书籍,内心的疑问都可以得到解决。

  读书,于我们而言,是一种我们快速了解世界的方式。读万卷书,有利于我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能够丰盈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更加自信。长期与书相伴,会手有余香,整个人充满着书香气息。

  人世间,纷纷扰扰,存在着很多的未知。走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如果把他们比喻成一本书,应该是一本复杂的,仿佛拥有生命般,内容可以自由变动的书籍。翻开此书,你以为你已经读懂他了,但当你接着品读下去时,有一些场景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甚至有时怀疑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品读书本,有时候,书本又何曾不是我们生活的写照?

  一本书,若要读懂,读透它,我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细心,耐心去研读,就好像自己置身其中,是其中的一员,可以理解主人公的心酸,也能亲身感受到他的快乐与幸福。

  一个人,如果你想要认识,了解他,除了要细心、耐心的品读外,还需要拥有一双慧眼,一颗玲珑剔透的心,仿佛你拥有超能力读心术,能想他人所想,知他人所知。

  生活中,除了读书,领悟不同的人生,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读相伴。

  想要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喜欢的有哪些,我们首先就要读懂自己;想要认识他人,了解他人,相处时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首先要读懂他人。

  若想要知道秋天很多落叶都是黄色的,为什么枫叶却是红色的,我们就要去读懂枫叶与其他落叶的区别。

  世上无奇不有。无论何种事物,若有心,都可任我们细细去解读、品读。

关于读的散文2

  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考点中要求的比较重要的能力。它要求: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

去粗取精 整体透视

  高考现代散文阅读中经常会考到归纳文章要点的题目,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①“去粗取精”:紧扣材料中关键语句,重点理解重点段、关键词、中心句;

  ②综合句意:对没有明显中心句的语段,即对每个独立句意或对重要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内容上的“公因式”;

  ③ 整体透视:对表达含蓄的文章,宏观全文,分析“潜台词”,联系主旨,归纳要点。

  具体步骤应该是:①找到相关材料的位置范围,要点要么在关键段中(总起总结段、过渡段),要么在主体段中,局部的要点在题目提示的限制段中;

  ② 切割一“块”。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段落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有时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有时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有时又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联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

  ③抽“条”。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 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方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答案。如20xx年上海春季高考第8题,第(10)段“铁血内涵”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这一类型的题目。答案应该锁定整个第(10)段。第(10)段说,古镇的石板见证过更久远的历史,这里是古代名将韩信、梁红玉的出生地,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峙,其金戈铁马之声仍在古镇上回荡。韩世忠、梁红玉是民族英雄,他们率兵抗金是为了实现恢复大宋江山、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所以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加以抽象、凝练、概括,“铁血内涵”在文中的意思即是:抗敌御侮、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全面把握 分而治之

  而筛选并整合现代散文中的信息,有时候并不是要切一“块”或“两块”,而是要综观全文,那就是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那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如20xx年上海秋季高考第11题,综观全文,概括“重西湖”的主要原因,要求分三点进行概括。这就要先找到“重西湖”在文中的位置。 “重西湖”出现在第9段,“清诗人袁枚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作用,说明“重西湖”的原因不仅在后几段,也包括在前面的各个段落中,而且题干要求要综观全文,做了明确提示。前面几段写了哪些与西湖有关的内容呢?第3段写道,杭州有茶,西湖四周处处皆有喝茶人,天天在品着一份生活的情趣。第4段写道,杭州有音乐,湖边的草坪上飘浮着像《梁祝》这样的音乐。第5段写杭州的树,当然包括西湖边满目葱茏的树。第6段写杭州更多的是公园,而西湖边随便切一块下来便是公园,而公园美在有各式各样的伞。第7段写杭州最不缺少的是文化,与西湖有关的诗文和西湖的一草一树一花相互映衬,令人神往。西湖当然离不开水,而第8段写的西湖的水,是蕴藏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水,这里有悠远不尽的故事,有传说,有民族英雄,也有与西湖有关的文人。后面第10、11、12段,即是对民族英雄、文化名人的具体解说。第13段,则写出杭州人为明日西湖绘制了一幅幅的蓝图,西湖展现的,是美,是和谐,是大气。这样就把所有与“重西湖”原因有关的重要信息都筛选并提取出来了,然后再抽条归纳,跟西湖自然美景有关的有哪些,跟西湖历史文化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有哪些,跟西湖未来憧憬有关的有哪些,由此便可以整合出三条答案:

  (1)西湖风景优美

  (2)西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西湖人有抱负和气度。

  归结起来,筛选并整合现代散文中的信息,要注意:

  (1)整体把握,切块分割;

  (2)筛选并提取出所有与答案有关的重要信息;

  (3)抽条归纳、概括,形成凝练而清晰的答案

上一篇:关于茶的散文 下一篇:关于秋思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