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蹒跚路散文(2)

时间:2021-08-31

  为了克服自己的眩晕状态,我选择最开始的暴走,希望能用最快速度和最大的消耗让自己出汗,以迅速缓解一直困扰自己的眩晕。

  事与愿违,整个便道着挤满了人。我不得不在人群中闪来闪去,象一只老鼠一样,从人也人之间的空隙飞快的穿过去。当然,走下便道也是可以的,只是我很讨厌雨水带来的泥泞,那种鞋底沾带几斤泥土的感觉很不爽。

  十分钟左右,我来到人群的中途,遇到了紫色水晶。忽然记起,早在昨晚她便约我一起行动,便不再前追,和她走到了一起。

  几分钟之后,紫色水晶见速度无法和我协调,便建议我先走。我拿了她的水壶,告诉她在山顶给她,便再次快速疾行起来。

  半途,忽然见有大批队友弃了便道,顺山坡踩踏出来的小路登爬上去。我犹豫了一下,想起周四检查左膝部位时我只走平路事来,便没有选择攀登山坡,仍然在盘山路上徒步。当然,还有一点,我判断他们选择的路线有问题,因为这种横穿并不是盘山路的目标方向。如果盲目的跟上去,很可能到达不了最高峰。

  和这些队友分开之后,我开始在便道上疾行,并不断的甩开零零星星的队友,有沈阳的,有狼群的,也有我们这支队伍的。

  十五分钟之后,我顺利超过最前面的立峰和一个沈阳的队友之后,发现前面已经空无一人了。

  我初步判断了一下,也许前面没有人了,也许前面队友的实力过强,已经远远抛开了所有队友。

  我想我们队里不会有队友具备这样的实力,狼群一直不太了解,沈阳的暴走团也没见过。犹豫中,回头见和后面队友甩开了百余米的距离,前面又迟迟不见人影。遂决定,还是放慢速度,和后面的队友组队成一个小组。而且这时汗已经出来了,脑中那残余的轻微眩晕症状已经渐渐消失。

  和我组成临时小组的是自己群里的队友立峰以及另一个来自沈阳长得高瘦的队友。

  观察了一下,感觉两人的节奏都不快,节奏感还不错。沈阳的队友比立峰稍微协调一些,这也是他顺利走在立峰前面的原因。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沈阳的朋友走平路当然要熟悉一些,真正考验他的会是后面的山路。

  在我的刻意压制下,速度慢慢趋于平缓。在一个叉口,我又停了下来,等待二人跟上后征求他们的意见,选择哪条路。最终二人选择我判断的路径继续前行,没有多久,平坦的便道消失了,改成了一条陡峭泥泞的坡路。

  我一边压制着速度,一面小心绕过泥泞湿滑的路面,选择树根、苔藓块、石头做为落脚点。这样既可以防止自己的滑倒,又可以避免鞋底沾上过多的泥巴。

  随着坡度的加大,来自沈阳的队友慢慢落后。这并不奇怪,对这种爬坡地势,恰好是我们山城人的优势。这时的雨还在下着,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考虑到实际状况,我便建议立峰休整,以等候来自沈阳的队友。

  我虽然出了一身的透汗,混合着被雨水打湿的外衣,非常的难过;但实质上,还没有什么消耗,所携带的来自紫色水晶的暖水壶仅仅是一个摆设,并不需要修整。而立峰的消耗相对很大,一面喘息着,一面小心的喝着水。等到沈阳的队友临近时,才发现他的消耗更大,汗水混合着雨水,顺着脸颊流淌。而脸上蒸腾出来的热气一点点的从头上生成,又消失在薄薄的雨雾中。

  经过短暂的交流,我才了解到这位来自沈阳叫做云端的队友已经年近五十了。为此,我肃然起敬,如此年龄依然能够步履轻健,实在值得敬佩。

  短暂的休整过后,我略做了细微的改变,让立峰走在前面,我走在中间,以方便在关键时刻能够帮助后面的来自沈阳的队友。

  随着高度的进一步增加,气温慢慢降低,雾气也越来越重;来自沈阳的队友也被甩得越来越远。我和立峰随意的呼喊了几下,一方面确认在我们的前面是否还有更快的队友,另一方面也检验一下后面的队友与我们距离。

  从回音来看,是来自后面,而且距离我们也不是很远。我略微放心,因为即使被我们拉开,沈阳的队友也依然会遇到后面的队友。

  我内心也有点奇怪,都说狼群的表现一直不错,这次却未能在前面遇到狼群的人。也许他们在我先前遇到的那批穿越的人群里,我希望能够在山顶看到他们的身影。

  没了后顾之忧,我并没有加快速度,依旧不紧不慢的跟在立峰的身后。赤山到步云山连穿的经验告诫我,太快登上最高峰并非好事,因为需要等待后面的队友,会受到寒冷的困扰,在满身透汗的情况下,受到风寒的侵袭,很伤害身体。况且,今天的阴雨天会加重寒气。

  又大约走了近十分钟,我和立峰赫然发现了积雪。想必是前几日的雨雪交加时,滞留在山上的。同时也说明,现在我们所在山势的气温已经处于零度,再往上,气温会低于零度。

  到现在,我还没有登山的真实感觉;似乎还没有老秃顶的感觉更好。实际环境却明明白白的告诉我,我已经处于海拔千米以上。

  此时,我和立峰身着略显单薄的秋装,没有感觉到寒意完全是身上运动热量的缘故,如果一旦停留过久,便会感觉到浓重寒意的侵袭。

  在和立峰的闲聊中,我把内心疑问毫无保留的告诉他。他也同样疑问着,不敢确认,我们已经临近顶峰。

  我抬头仔细辨认,雾霭朦胧中,确实没有其他的山峰出现,我隐隐约约的判断,目前我们正在攀登的确实是辽宁第一屋脊的岗山主峰。

  十几钟后,大约十二时的样子,我们顺利到达岗山主峰,并在山峰顶端确认了主峰标志——标有“辽宁屋脊”和海拔“一千三百七十三米”的高大假石。

  在山上浓重的雾气中,立峰欢呼起来。我则没有太高的情绪,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搞错了。因为感觉上确实不比桓仁老秃顶和本溪市内的平顶山更难攀登。我沉思良久,觉得原因还是自己攀登的起点太高。

  随着时间的延长,在熟识了顶峰简单的标志和周围浓重雾气中的环境之后,我们新鲜感的结束了,形成了无聊的等待。

  大约十分钟,来自沈阳的云端和我们同队的几个队友成功登顶。在他们的欢呼中,我感觉到了他们的那份艰辛之后收获的喜悦。对此我极为理解,相对来看,阴雨的天气,湿滑泥泞的旅途,较低的温度,对所有人都是个考验,对于很多队友来说,今天真是艰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