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3)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课教材由“房屋的起源”、“会走的房子”“各具特色的住房”三部分组成。房屋的起源从一段文字导入,配合文字内容,出现了一组房屋变化过程的图片,旨在让学生通过看图,了解人类住房的变迁和发展。“会走的房子”教材没有直接出现蒙古包,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联想猜想,还要求学生设计会走的房子。结合会走的房子,教材出现了江浙一代沿水而建的房子。主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居,它们与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人们住房与当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关系。

  2、提高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介绍祖国一些不同区域人们住房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人们住房与当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上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为了给学生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则采用展示图片、情景体验等直观教学法 。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观看我旅游时拍摄的一些房子的照片引入课题。接着我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展示调查自己住房的变化的结果。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 互动探究 学习新知

  1.探究房屋的起源

  在教学这部分的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12页,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第三小题。然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从而了解到人类住房的变迁和发展阶段:山洞——茅草房——土坯房——砖瓦房——今天的楼房。

  2、认识会“走”的房子

  首先引导学生看图中这位小朋友的服饰说说他是哪个民族的?然后让学生猜一猜他们住的是什么房子,展开想象把它画下来。接着老师用课件播放牧民游牧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交流:为什么那里的人们要住蒙古包这种会 “走”的房子呢?从而让学生明白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他们需要随着水草经常迁移。蒙古包携带方便,拆散了用马车拉着就可以到处跑了,找到新的地方只要一

  组装就可以成为新的家。最后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第13页的插图,让学生明白现在很多游牧民族都建立了定居点,有商店、学校和医疗站,老人和孩子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学生了解了蒙古包的特点后再把学生带到江南地带去认识另一种可以走的房子——船。对于生活在上饶的学生很难体会江南水乡的风景,这时候老师制作打开江南水乡美景的课件。当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时,老师可以用招聘小导游为由激发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美好的回忆——周庄的民谣》。从而让学生掌握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交错,所以船就成了必备的交通运输工具,也是一种会“走”的房子。

  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会走的房子,最后让学生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和蒙古包相似的还有哪些会“走”的房子。这也就是合作探究中的第二个问题。同时老师根据同学的汇报用课件展示帐篷和毡房等等一些会“走“的房子。

  最后对现代的房车略作讲解。

  3、体验四合院的生活。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四合院历史悠久,结构独特,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开阔,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等特点。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现在的住房有什么特点?和四合院相比,你更喜欢哪种住房?也就是合作探究的第一题。

  4、窑洞知多少

  窑洞的基本特点教材第17页介绍的很清楚,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明白。可是由于地域相差甚远,学生对窑洞冬暖夏凉的原因很难理解,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我可以收集相关的文字、音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再请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说说红薯窖的样子及体验,帮助其他同学理解窑洞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原因。

  5、简要了解湘西的吊脚楼、客家的土楼、壮族的竹楼等特色建筑。 6、为房子找家: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理解房子的多种多样是因为地形的不同、气候多样等自然环境创建各自需要。

  拓展:小小设计师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你们也是一位位充满智慧与才能的中国人,请每个小组合作设计一套未来的理想住房。设计完之后上台展示,并加以介绍。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设计最新颖、合理。

  (三)总结拓展

  1、总结收获:因为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需要,所以人们建成的住房多种多样,这正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

  2、小小设计师: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们住房与当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我还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我是小小设计师。要求按照导学案中的提示设计一种可以可以预防地震会“走”的房子。并且说说它的用途。 最后评价设计,进行小结,结束本课。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根据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多种多样的住房

  房屋的发展史: 山洞——草棚——土房——瓦房——高楼大厦。

  会“走”的房子: 蒙古族的蒙古包,藏族的帐篷,哈萨克族的毡房 江南水乡——船

  房车

  传统住房:北京四合院

  风格迥异的特色住房:窑洞 土楼 竹楼 吊脚楼

  这种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本节课教学重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4课《一路花香》 板书: 课题

  本课是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两只水罐的故事。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向我们揭示了: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损的水罐漏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景象。

  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

  1. 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

  2. 有裂缝的水罐因漏水而惭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时注意路旁的花。

  3. 破水罐看了花后,仍然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诉他: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一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达成以上的目标,本课分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1。初读课外,整体感知 读准字词,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3.指导书写

  4.再读课文,分节读,明白课文大意,提出质疑,以便下节课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

  5.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自读,了解两只水罐的不同特点及挑水工用一好一破两只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

  第二课时:学习二、三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课文,总结全文。在课前准备上,我准备了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本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 直观教学法。运用电化教学,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2. 朗读体会法。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训练,唯有多读,才能理解课文,才会运用。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分不同角色读,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水罐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3. 品析词句法。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刻了解故事寓意,用“读、找、品、画”的学习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本次说第二课时的内容,针对教材及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课程。

  一、 复习引入 思考:说说两只水罐的不同之处,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好水罐为什么会如此骄傲?从哪个词看出挑水工的勤劳?板书:完好水罐 骄傲自大

  破损水罐 自卑自责

  师:破水罐真的没有用吗?过渡学习第二段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自读,画出好水罐骄傲自大的词语,读一读体会。

  本段的重点在第一次对话,抓住“道歉、惭愧”体会破水罐的自卑。(同桌演读,让学生通过语速和语调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受到感染,内化课文的语言。)在学习中,学生可能还会遇到不理解的词,——。

  由挑水工为什么要破罐注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过渡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课文的重点,采用以读代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那只破水罐。。。。。。感到一丝快乐”出示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美好的景象。破水罐和挑水工的第二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出示挑水工的一段话,“难道你没有注意。。。。。主人那能欣赏到这美丽的花朵呢?”组织学生自读、集体演读、分角色读、把自己的感受带进去读、指导再读。对朗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要及时纠正。读中抓住“一丝、再一次”等词指导学生读懂破罐此时仍有自卑,(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感想)”画一画词句,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读了挑水工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举例说说。

  教师总结 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几 板书:教育 要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知识的迁移:设立谈话环节 :两只水罐,你喜欢哪一只?正确引导:好水罐能圆满完成任务应肯定,至于骄傲当然不对,但如自己努力地去做一件事终于取得成就,感到自豪也未尝不可。破水罐对自己要求严格,但老是自卑自责是不行的,要尽早解脱,看到自身的价值。

  作业设计:拓展:现象听了挑水工的一番话,你认为破水罐会怎样?

  板书: 14。一路花香

  完好水罐 骄傲自大

  破损水罐 自卑自责

  教育:要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红笔)

  本课板书简洁,体现课文的特点,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寓意用红粉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揭示了中心。

【【必备】说课稿集合6篇】相关文章:

1.【必备】学生日记集合9篇

2.【必备】学生日记集合九篇

3.【必备】学生日记集合7篇

4.【必备】学生日记集合10篇

5.【必备】学生日记集合5篇

6.【必备】学生日记集合8篇

7.【必备】学生日记集合6篇

8.【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9.【必备】数学教学计划集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