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2)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针、忠、盏、稠四个生字,会写忠、导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进一步寻找辨别方向方法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树影、北极星、树叶稠稀、积雪)。

  3.生字、词卡片。

  4.查找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知怎么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

  2.设疑:这时你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

  3.揭示课题,教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

  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

  忠(后鼻音)

  盏(翘舌音)

  碰(后鼻音)

  稠(翘舌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4.讨论交流。(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词语。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为什么能辨别方向的原因。

  3.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

  1.齐读课文。

  2.巩固生字。(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1)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2)左右结构的字。(积、稠、稀、针、碰、慌)

  (3)找找偏旁一样的字。(积、稠、稀)

  (4)一()灯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盏、稀、碰、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指导背诵

  1.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再次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2.指名说说书中介绍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所应用的特殊环境。(有些白天适用,有些黑夜适用)

  3.教师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二、表演课文,深化主题

  1.师生配合表演。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

  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同样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我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

  2.小组合作表演。

  3.选择小组汇报。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齐背全文。

  2.说说你在课外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进行交流,并说明理由。

  3.仿照25节的写法,说说你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4.总结: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他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四、课外作业

  (略)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内容分析: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2~63页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本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教学目标:

  1、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懂得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相差程度有关的道理。

  2、通过数学活动,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3、渗透有序思考和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制作一个规格为5×3×1(单位:cm)的长方体纸盒。教师准备设计记录纸以及展示设计方案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各种包装图,这些包装盒有什么特点?(长方体)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包装有关的学问,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板书: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3、包装需要注意什么?(美观、大小、省料)

  4、还记得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吗?(板书公式)

  5、出示5×3×1的学具,学生计算表面积。

  二、小小设计师

  (一)两块学具的包装方案

  1、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想一想,怎样包装呢?(学生两人小组合作用两块学具设计包装方案。)

  2、学生汇报方案,教师贴图。

  3、电脑显示介绍三个面:大面、中面、小面,再展出示三种包装方法图:上下(大面)重叠、前后(中面)重叠、左右(小面)重叠。

  4、观察拼成的大长方体与原来的两个小长方体,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什么没变?什么改变?(体积没变,表面积改变)

  5、猜一猜,那种包装方案最省料?大面重叠,因为这样重叠的部分最多

  6、学生分组计算三种方案的表面积进行验证。(板书结论:重叠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所用的包装纸越少。)

  (二)四块学具的包装方案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用四块学具设计包装方案,并填写记录单。

  填实践统计表

  包装方案

  重叠面

  长(cm)

  宽(cm)

  高(cm)

  方案一

  2、生汇报方案。

  3、电脑展示介绍六种包装方法图:单面重叠:3种——6个面,双面重叠:3种——8个面

  4、不计算,比一比那种包装方案最省料?6个大面重叠和4个大面与4个中面重叠可能最省料。

  5、引导理解比较的方法:除去4个大面,两个大面和4个小面比较,只需1个大面和2个小面比较,有可能相等,有可能大,也有可能小。

  6、学生分组计算可能的两种方案的表面积进行验证。

  7、观察讨论记录单上长宽高数据的规律,得出结论。(板书:长、宽、高越接近,表面积越小,所用的包装纸越少。)

  (三)八块学具的包装方案,怎样最省材料?

  1、学生八人小组合作用八块学具设计最优包装方案。

  2、学生汇报并说设计理由。(长宽高越接近,表面积就越小,所用的包装纸越少。)

  三、课堂小结

  启发:通过这次包装设计,从节省包装材料出发,设计出最好的方案。你有什么发现?

  四、省料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同学们真棒,说得真好!包装问题应用在生活中可以节约包装纸,节省包装材料,省料问题在生活中的的运用就更多了,做服装的时候精心设计节省布料,可以多做衣服,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约用电……省料问题在生活中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创造利润……当今社会提倡节约,我们要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五、大胆尝试

  12个旺旺牛奶盒的包装方案,长8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接口处按300cm2计算)

  六、板书设计

  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重叠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包装纸越少

  长宽高越接近,表面积就越小,包装纸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