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说课稿(5)

时间:2021-08-31

《统计》说课稿9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以及合作意识。

  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认识和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依据给定的条件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4.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是:

  1.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中所要用到的铅笔、尺子、橡皮擦以及多媒体课件是本节的教具和学具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法、设疑诱导法以及直观演示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主动与我同行,我准备从学生身边寻找数学,创设了一个我们班中各小组分别有多少人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根据收集的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并借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出的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我准备设计一个矛盾冲突,告诉学生这样的单式条形统计图不能直观地看出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怎么办?从而引出课题。(这样的设计,不但复习了旧知识,检查了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作了良好的准备。)

  第二环节:主动参与,构建新知。

  我先让学生数出本组的男女生人数各有多少,并根据学生所汇报的数据填入事先设计好的复式统计表内,然后组织学生根据统计表,分别绘制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并鼓励学生借助投影仪展示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讲解这种统计图的画法。

  为了让学生深入学习新知识,我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把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组合起来,画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而我则深入学生当中,发现容易出错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直观地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而且边操作边进行重点讲解,并让学生边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以及提出并回答的问题。从中生成新知识。

  为了让学生体会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我又让学生把这两统计图进行对比,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异同点。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以及我的适时引导,不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变灌注知识为主动脉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题是填空题:表示我校各年级学生人数应该画( )式条形统计图。

  表示我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应该画( )式条形统计图。

  第二题是看图分析题:我将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某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边看图边进行简单地数据分析,并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第三题是看表作图题:我将出示东江源小学二到四年级男生、女生1分钟平均跳绳数量的复式统计表,让学生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让学生边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以及提出并回答的问题。

  (层次分明的练习设计,步步深入,环环紧扣,让学生在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环节:全课小结,加深印象。

  我准备用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不但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而且激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穷澳妙。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只把学生根据本班各小组男女生人数所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学生提出和回答的问题作为我板书的内容,这样直观、易懂。

《统计》说课稿10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续的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奠定了必须的知识基础。对于本节课我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让学生把统计看成一种策略让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要。

  2、让学生亲历一种过程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统计表。

  3、让学生学会一种眼光从统计的角度看待生活。

  根据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调查活动,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

  通过认真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节课中:

  教学重点: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因为本节课针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处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作了如下四大环节的设计:

  第一大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先出示例1中的四幅场景图及四张简单的统计表,直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当学生填完表格后,提问:14怎么来的?表示什么?对单式统计表中合计格表示的意思及其数据是如何算的做一个回顾。

  然后提出一简单的问题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根据单式统计表很快便能看出,接着再提出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是无法一眼看出有多少人,这个时候我就反问学生为什么速度没有那么快了呢?(因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张表中,看得很快后面的问题答案在几张表中,要先看再算,所以比较慢)因为需要计算,那么如何才能够一眼看出来呢?使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要,从而顺利地导入到新课之中。

  第二大环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本环节我将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

  1、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首先出示一个简单的直接由书中四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的统计表,让学生思考就是这样合并吗?那么该如何完善这张统计表?学生一眼可以看出有四栏是重复的,可以去掉三行性别那一栏,并且为了看出是哪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将四个人数分别改成四个小组的名称。然后揭示表头的含义和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思考现在是否能够一眼看出总人数了?不能,因为有了需要所以我们还需要再进一步完善表格,于是出示总计栏。由于这一栏是新学知识,因此三个格子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表示什么,同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加以手势表示,横栏、竖栏,用手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统计表应该是横栏与纵栏相结合地去看,同时带领学生认识统计表中的其它一些相应的格子表示的含义。

  2、尝试填写,交流填法:

  由于填写表格时学生最容易遗忘的就是写日期,因此要求学生在拿到这样的统计表的时候,先写好日期,然后再独立填写。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基础,所以学生都能很快填出来,再让学生汇报是如何填写这些数据的(总的来说是按照先填写每一小组男、女生人数,然后填每一兴趣小组的合计数,再填男、女生各自的总计数,最后填写四个组总人数),男生总计数、女生总计数都要求学生说说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对于总计数,设置一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认识到总计数既可以根据四个小组男、女生的总计数相加得到,也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合计人数得到。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可以起到检验的作用。

  3、引领分析,体会优势:

  学生经历了复式统计表的设计和填写之后,接下来是对这张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先以你能看出四个小组中哪个组男生最多吗这一问引出,要求说说答案及是如何看出来的,接着放手让学生四人小组内说说从统计表里还能看出什么信息。如果学生无法说出看出总计数,则提问现在从这张统计表里是否能够很快地看出四个组的总人数,让学生从心里面有个感知,这张统计表比前面四张统计表反映的内容更加全面。

  再与刚才单式统计表比较,发现复式统计表在统计多个项目时的数据多,信息量大的优势。 并揭示课题。

  第三大环节:实践提高、巩固新知

  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形成性的训练及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练习题:

  1、练习巩固:练一练 统计我国前由届奥运会奖牌数

  在教学时先通过20xx年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题主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给出的数据是按照奥运会的届数横着排列的,而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都是竖着排列的,借此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学生更加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另外,这一题书上只有一问还能看出什么信息,而其实我感觉单独这一句话太空洞了,于是我先设置了四个小问题,让学生对于从统计表中能看出的一些基本信息有个了解,再放手让同桌间互相说说,然后全班交流。这样也是在给学生一个引导,如何去分析统计表,并且以此可以联想到从一张统计表中还能够看出别的信息来。

  2、练习二十中的习题第2题。

  这一题,比较简单,在学生填写完后直接展示学生作业,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观察这张复式统计表与前面所学的复式统计表的区别,了解三个不同机场的面积总计是意义不大,而机场面积、长与宽之间进行合计是没有意义的。明确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是否需要合计与总计是根据实际需要的。

  四、根据板书:回忆一下这节课,认识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在学生了解到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广泛运用之后,提出在粮店工作的王阿姨经常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她现在也遇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她不小心将几滴墨汁滴在了表上,你能帮帮她吗?

  出示统计表,同时在课件中也设置将几滴墨水涂在上面,更加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利用今天的所学去解决问题。

【《统计》说课稿】相关文章:

1.统计表说课稿

2.小学数学《统计》说课稿范文

3.精选扇形统计图说课稿4篇

4.《统计》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5.《扇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4篇)

6.《统计》教学设计

7.条形统计图六年级数学说课稿

8.二年级下册《统计》说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