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作文(2)

时间:2021-08-31

思考作文 篇3

  在我们的语文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讲,电池不能乱扔,它会严重污染环境。而魏明同学却不理会,还说:“大家不都乱扔嘛,也没见有多大危害。”读完了这句话,我心想:他的想法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据相关资料表明:废旧电池内含有重金属和大量废酸、废碱等电解质溶液。要是随意丢弃,腐败的电池会破坏我们的水源,侵蚀我们赖以生存的农田和庄稼,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如果一节一号电池在地里腐败,它的有毒物质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扔一粒纽扣电池进水中,它其中所包含的有毒物质会造成60万升水的污染。电池内渗出的重金属将会间接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眼前看不到危害的污染不等同于没有污染,由此可见,他的做法是错误的。

  另外,魏明同学的想法也有很大的偏差。他个人判断一件事情的“是与非”,不是去看这种事的对与否,而是用人的多少来衡量。按照他的想法,很多人去乱丢垃圾,那乱丢垃圾就成了正确的吗?公交车上如果没有人给老人让座,就不应该给老人让座了吗?由此可见,他的是非观有一定的问题。一件事情“对”,我们就要去赞扬,去践行;一件事情“错”,我们就要去反对,去避免。而不是人云亦云,颠倒黑白。

  此外,我们如果一直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坐视不管的话,它所造成的后果将会让我们所有人共同买单。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早已有了先例: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工业废水,早已严重地破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刚开始时,人们觉得并没有什么,可如今呢?工业废水破坏了宝贵的淡水资源,让江河没有了鱼虾。大气污染让我们生活在雾霾之中,放心地跑步都成了奢望。

  我们要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就要学会未雨绸缪,学会在晴天准备好雨伞上路。

思考作文 篇4

  淡淡的 一朵山茶花开了

  轻轻的 散发着呼吸的芬芳

  静静的 月光渗透进他的眸子

  悄悄的 微风驻足在台的身旁

  她笑了

  带着妩媚 神采飞扬

  笑容 化作一壶温热的酒

  融合着 冬天的记忆 春天的思维

  在我心中流淌

  于是在那桃红李艳的时节

  我 来到你的身畔

  亲吻着你的身影

  吮吸着你的目光

  我问

  你来自小仲马笔下玛格丽特手中吗

  抑或是

  来自圣洁的灵魂的土壤

  为何那么让人陶醉 让人神往

  没有回答

  但我确信你来自跨越轮回 跨越三界

  的彼岸

  那个地方

  我叫它天堂

  圆润的露珠

  带着一丝缱绻

  化作我眼中的清泪

  窈窕的花枝

  拼出一道彩虹

  奏出我灵性的乐章

  而你

  春天的一朵山茶花

  却总是将我遗忘

  我不忍看你在繁华尽逝后

  凋谢 枯萎

  然后让我痛苦的将你埋葬

  于是

  将你短暂的岁月

  连同刹那的芳华

  据为己有

  于是

  将你明媚的笑容

  连同孤单的爱情

  深深封藏

  这或许

  是我灵魂深处的渴望

  或许

  是我一个永恒的

  自私的

  幻想

思考作文 篇5

  【摘要】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课堂的五大基本特征:(1)有效课堂教学应合理设计并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2)有效课堂教学应选择适切的教学策略;(3)有效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处于最佳投入状态;(4)有效课堂教学具有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5)有效课堂教学应当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方式与技巧。构建有效的作文讲评课有五个策略:批改多赏识、讲评针对性、“下水文”引路、升格性重作、拓展性阅读。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上好作文讲评课,对于提高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很重要。作文讲评课应该成为学生作文的一面“镜子”,其优劣得失都要以镜子反映出来;作文讲评课应该是一座“加油站”,让学生从这一节课补充向前进发的能源;作文讲评课也应该是学生作文水平逐步达到较为理想境地的“桥梁”,教师通过它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本文试图从构建有效课堂的角度思考作文讲评课优化的策略,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有效课堂的五大基本特征

1.有效课堂教学应当合理设计并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可从以下五点来考察:(1)课堂教学目标是否与学年、学期、单元计划协调一致;(2)课堂教学目标是否适合教学内容和现有的教学资源;(3)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在教学中转换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课堂教学目标是否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进行设计,是否考虑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能力,目标是否落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4)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能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表现体现出一定的弹性(有学者认为这是课堂互动阶段的制定教学计划);(5)课堂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尤其是终身学习的要求。有效课堂教学首先要考察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然后再考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教师花费多长的教学时间达到这些目标,效率如何。总之,能否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充分地达成应当是衡量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标准。

2.有效课堂教学应选择适切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是一堂课中所有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课堂教学方法种类很多,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其适用的有效范围,它的选择受制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特征以及教学环境等,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但是一定不能违背适切性的原则。要保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还要注意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取长补短,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使用的局限性,需要其他方法加以补充,此外,一种方法的大量而长时间的使用,也会造成学生的乏味与疲劳。在一堂课中方法的选择、搭配可能受多种教学模式的影响,那么,是否合理搭配了教学方法,使之成为巧妙的教学策略也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尺度之一。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之下,往往还要考察不同教学策略的时效性,即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何者花费的时间更省、重复率少,且能保证学生学习不疲劳,没有吃力感。同时,教师合理地使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也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有效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处于最佳投入状态

  课堂中学生的投入状态指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它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意向与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学习的意向又包括开始学习的动机与继续学习的愿望。一般说来,主动投入学习的效果优于被动投入;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指学生参与学习的水平与实际掌握的程度;深层参与学习的效果优于表层参与。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必须做到:(1)引发学习者情感体验,激发合理适度的学习动机;(2)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的目标;(3)给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包括目标的制定、学习方式的选择、课堂管理的方式等;(4)提出富有挑战的任务、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积极行为;(5)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并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课堂教学结束后又能保持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愿望。

4.有效课堂教学具有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

  课堂中师生沟通渠道的畅通,主要指为有效促进教学的进程,达成教学目的,师生借助口头语言或其他传递方式进行教学信息传递的自由性与通畅性。有效的沟通是围绕教学目的的、多向的、可接受的、建设性的和可持续的沟通。从人的因素看,教师与学生同为课堂沟通的主体,因此都应当具有沟通的主动意识,教师应当充满教学热情,富有表达技能与倾听、反馈技巧,能进行有效的教学铺垫、启发、反馈、评价;学生应当具有思考的主动性、发现问题的敏锐力、对他人言语的批判力以及对自我学习效果的反省力,从而实现对教师教学的即时、明确、合理的回应。从物的因素上看,应当采用多种媒介,实施多种沟通方式,包括应用现代化的沟通设备以达到沟通的便捷、快速、灵活和个性化,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随着现代化技术手段的逐步提高,技术将会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沟通。

5.有效课堂教学应当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方式与技巧

  良好的课堂管理指教师能紧凑而富有节奏的安排学生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课堂干扰,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进程的时效性。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辅助,实施课堂管理的时间要简短而有效,尽可能做到无声管理,不干扰教学进程,而且对教师的经验及技巧要求较高。

二构建有效的作文讲评课的几个策略

1.赏识性批改

  此策略应贯穿于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和欣赏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作文批改的过程中,与其过多的指责学生作文的缺点,求全责备,还不如多欣赏学生作文的“亮点”。落实以上策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宽打分数。

  学生非常看重老师给的分数,教师可通过这一方法来呈现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热情,激发写作兴趣。学生只要在语言、构思、选材等方面有一些“亮点”即可给高分,不必要求学生作文多方面优秀才给高分,批改作文不应吝啬分数,哪怕有一个好段落、一个好句子,甚至一个精致的词语,也要在分数上给予体现。长期如此,学生就能从分数上看到作文进步的方向,教师不知不觉中,给了学生一架“梯子”,让他自己愉悦地向上攀登。二是写好评语。作文评语,用语应以褒扬为主,肯定他们在遣词造句、立意构思上的优点,即使对待较差的作文,也应坚持以欣赏的眼光来寻找一个“亮点”,整篇不行,就欣赏段落,段落不行,就欣赏一个句子。批语中切忌出现“刺眼”的语言,如果指出缺点,语言应尽可能的温和,少否定,多从正面提建议,多指努力的方向,比如“多读报,素材就更丰实了”、“增加一点描写,人物形象就更丰满了”、“议论写几个分论点,你下次作文一定能办到”,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内心就会感动,教师让学生揣一个“火热的心”进课堂,加之有了努力的方向,这样就能增强作文讲评课的有效性,为高效课堂奠定心理基础。

2.针对性讲评

  这一策略应贯穿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每次作文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如果一次作文讲评既要涉及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又要涉及遣词造句、语法修辞,那么势必会造成面面俱到而收效甚微。为提高实效,作文讲评时要体现针对性的原则。应根据学生写作实际确立讲评目的,并选取重点问题,做到一次讲评主要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一个学生、一个学期甚至一次作文都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作文讲评课要在整个作文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有明确的目的要求,避免随意性。讲评的目的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是一学年或一学期要达到的目的;二是具体到每次作文要达到的目的。目的明确,讲评才能有针对性。比如,本学期作文教学以议论文写作为训练重点,那么作文讲评课应从这一重点出发,把整个议论文写作分解成几个训练点,逐一突破,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议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及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这一目的。而对他们的每次作文讲评,以解决突出的普遍问题为中心,如审题立意、结构布局、材料选择、论证方法、语言运用等,每个问题都可以成为一次讲评的重点,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达到了讲评目的,体现了作文讲评的针对性。

  教师心中要有一本学生作文的“账”,要想让学生把作文的巨额“债务”一次性还清,学生看到这“债务”后,就会感动暗无天日,索性当“老赖”了。因此,有效的作文讲评课应该是一节课突破一个“点”的课,只有这样学生作文信心才能慢慢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螺旋式”上升。

3.“下水文”引路

  下水文是教师用于指导学生写作而作的范文。教师通过“下水文”,训练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了解了这篇作文的重点、难点,能在讲评时设身处地让学生基本明确写作的结构和思路,在脑海中形成文章的大致框架,可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学生在阅读评价教师的“下水文”时自觉地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师的下水文作为范文要读给学生听,发给学生看,学生完全会有自己的观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最好的范文也难免会被所教的学生挑出毛病来,既然能找出毛病,必然会寻找治病的良方,在无数次的看病与治疗的过程中,学生也就掌握了一些“医术”,能觉察到自己原本的一些毛病,并且会尝试着去纠正它。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写作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同时,通过写下水文,教师也可了解学生的写作状态,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尝到了作文的甘苦,在讲评时就会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挑剔,将自己写作时的一些思考,在讲评时展示给学生,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加了教师讲评课的“向心力”。

  教师写“下水文”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矫正式下水文”。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会发现学生作文的共性问题,可针对这些问题写“矫正式下水文”,让学生体悟,让学生模仿,既发现自己作文的问题,又找到矫正的思路和方法。二是“片断式下水”,可根据学生作文最需要突破的点,写几个片断给学生示范,以解决学生作文的局部问题。三是“提纲式下水”,顾名思义,此法就是教师列几个作文的提纲给学生,使学生打开思路,有所启发。

4.升格性重作

  所谓升格性重作,也就是在老师讲评完成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整体情况了如指掌,特别是对自己的缺点更是刻骨铭心,学生在体味教师所给范文的基础上,针对自己作文的缺点,重写作文,力求在原作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避免前一次作文出现的误区和“雷区”,使重作后的作文能“脱胎换骨”。当然,升格作文也不是要求学生进行面面俱到的升格,只要扣住评讲要点,有所进步即可。

  升格性重作,可采取如下几种形式:一是一篇作文的多次升格重作,一次突破一个点,最终力求完美,笔者曾让全班学生同题升格重作了四次,效果颇佳。二是片断性升格重作。此法主要是针对写得不够理想的片断重作一个段落的方法,应不厌其烦地贯穿于作文的始终。三是升华式重作。一些作文基本功较好的同学,在讲评后,可指导他们在较为成功的原作的基础上,追求更高一个层次,以达到发表的要求。

  5.拓展性阅读

  此策略应在使用作文讲评后。在作文讲评后,老师可印发自己的下水文、学生的优秀作文、与之类似的时文美文等发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再一次提高自己。

  当然,教无定法,作文讲评课更应体现出教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其策略也应该因“人”、因“文”、因“课”而异。但只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为核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就会感到作文绝非“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道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