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锦集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1课《太阳》的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为本文的第二课时,乃至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一、 教材分析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7个生字,正确读写“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 等14个词语。

  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因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定为: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太阳的特点,初步体会课文怎样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四、 说教学方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在观察某些事物的基础上,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所以我是这样来教的:

  1、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先扶后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3、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方法的理解;

  4、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性评价,激励孩子自主合作,自主探究;

  5、通过朗读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是采用以下的步骤进行教学法的:激趣导入——自读自悟,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扶放结合,初步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一)激趣导入

  1、以“嫦娥一号”登上月球的事件作为导入,学生一定兴趣盎然。【三年级的小朋友对科普常识已经充满了好奇,他们在课外常迷恋各种科普类读物。这一导入适应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出学生学习课文的劲儿。】

  2、质疑课题:假如你是科学家,你想研究太阳的什么?【创设这一情境质疑课题,学生的思考肯定更积极了。】

  (二)借助课件情境朗读,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

  我让学生带着疑问观看课文的情境朗读,然后谈谈自己从中得到什么知识,解决了哪些疑问,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课件录像,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三)自读自悟,学习生字词,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三年级学生要培养通过初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

  1、自读全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注意个别字的写法。

  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时我提出: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太阳的三大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写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的?

  【这一环节,让学生再次从整体上更深一步地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介绍事物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捕捉信息的能力,把学习权利交给学生,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四)扶放结合,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个情境的创设,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外,还能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要向别人介绍一样事物,必须要具体说明,才能让别人了该事物,从而领会到各种说明方法的重要性。】

  2、精讲第一自然段,学习列数字,作类比的说明方法。

  【这一部分的教学,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为下面两个自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打好基础。】

  3、指导朗读:通过朗读深入感受太阳“远”的特点。【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和积累,而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4、学法迁移,小组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让学生以“渔”去捕“鱼”,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对文章的说明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性自学能力。】

  (五)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说明方法完成填空的方法,让学生巩固对几种说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引领学生充分接触语言,体悟语言,进而运用语言。】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需要,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此板书简洁明了,起到引领作用。

  附:板书设计 21、 太阳

  远 1.5亿公里

  特点 大 130万个地球

  热 6000摄氏度

  关系密切

说课稿 篇2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取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谱写成的交响童话。这是一部“听音乐,讲故事”的古典音乐作品。故事讲诉了淘气的小彼得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制伏了大灰狼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

  2. 能听辩交响童话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及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

  3.通过音乐听赏活动感受交响童话的魅力。

  教学重点: 能听辩出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各角色的主题音乐。

  教学难点:能听辩出演奏各角色的乐器。听出不同的乐器所塑造的不同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彼得与狼》交响童话动画片段(无声)

  2.播放《彼得与狼》交响童话动画片段,让学生对比。

  3.师:音乐让童话故事更生动有趣并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今天老师要与同学们一起走进音乐童话《彼得与狼》。

  二、 音乐听赏、

  1.师:《彼得与狼》取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是一部交响童话,它是用音乐来讲故事的童话。老师今天要在我们班招聘优秀的演员,一起参加交响童话的音乐活动。

  2. 请看招聘大闯关

  第一关:听音乐记角色

  (1)彼得是个勇敢的少先队员(播放彼得的主题音乐)

  (2) 小鸟、鸭子和猫是彼得的好朋友(播放小鸟、鸭子、猫的主题音乐)

  (3)彼得的爷爷是个老猎手,他有点唠唠叨叨(播放爷爷的主题音乐)

  (4)彼得和爷爷住的森林里,有一只凶猛的大灰狼!(播放狼的主题音乐)

  (5)森林远处传来猎人的枪声,原来猎人来了。(播放猎人的枪声,猎人行进音乐)

  (6)看看谁最快记住了这些角色的主题音乐?(教师播放某主题,请学生说出角色。给最快记住主题音乐的学生颁发“优秀演员证”)

  第二关:听主题记乐器

  (1)你能听出演奏这些角色的乐器分别是什么吗?(先请学生说,再出示角色和对应的乐器)

  (2)分别播放各个角色的主题音乐,让学生竞猜演奏乐器。(给反应快的学生颁发优秀演员证)

  第三关:完整聆听

  一天清晨,少先队员彼得走出了家门,出家门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让音乐告诉你们吧。

  第四关:唱彼得的主题音乐

  (1)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跟唱彼得的主题音乐旋律。

  (2)学生根据音乐自编彼得的动作,边唱边表现彼得的形象动作。

  (给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优秀演员证”)

  第五关:听音乐进行角色表演。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创编动作进行角色表演。(给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优秀演员证”)

  三、 视听结合

  1.欣赏音乐动画《彼得与狼》,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

  2.出示角色、乐器的连线题。学生完成

  3.作曲家简介:普罗科菲耶夫是苏联著名作曲家,创作了7部协奏曲、7部交响曲、9部奏鸣曲。他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作品不少是为儿童创作的。如歌剧音乐《灰姑娘》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等都是享誉世界乐坛的。

  4. 优秀演员颁奖仪式。

  四、课堂小结

  《彼得与狼》是有标题的交响童话,他给人们的启示是:团结就是力量,机智勇敢就能够战胜凶恶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