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牵挂的作文 篇3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今骑马客京华——题记

  东京飘零伤逝的樱花,古城旧都国色天香的牡丹,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渔船,无不在逝去中显示了恒久。

  牵挂是一种逝去中的恒久。桃花被雨水冲洗了一夜,越发嫩粉了,看着地下掉落的花瓣,有些刺目。这桃花树下,承载着太多我儿时的欢声笑语,往事的记忆涌上心头,远处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一位老爷爷用胡子刺得身旁的小女孩咯咯直笑。忽然场景变了,雷声阵阵划着天际,小女孩站在门口,蛮横无理的哭泣,任那胡子再怎么逗她,她也无动于衷,老爷爷没办法只好冲到桃花树下为小女孩寻找她心爱的石子。雨越下越大,老爷爷的脸越来越白。老爷爷本来身子就不好,如此,身体便垮了,桃花树下再不见笑语。桃花似装满了心事,又像在为了什么莫名悲凉,两个人的身影。如今,只有一个,那个女孩是我。

  日暮“天寒翠袖薄,日暮依旧竹”夕阳“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一下几时回”落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照“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落日逝去之快,但洒在大地上却是点点滴滴的离人泪。

  牵挂是一种离别的落照。红尘喧嚣,物欲横流,倒不如牵挂的暖流。我唱着母亲从长阳寄回来的茶,芬芳氤氲,有一点苦涩,又有一点醇厚,余韵袅爱。日暮的光挥洒而下,想橙红一般。母亲有些日子没给我打电话了,怕是忘了我罢。我突然想出门走走,心里落空空的,没了母亲的高声训斥,似乎少了什么,我看见桥下躺着个人,有些日子了,我突然想起了保罗高更的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有一丝茫然的恐惧,我蹑手蹑脚的走开,怕打扰了别人,宁静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站在门口,手里拿着钥匙,却始终不开门,我承认我喜欢顶嘴,母亲说想要去长阳散心,我皱了皱眉,是因为我么?我没说什么,但有一种失落油然而生,我从没带过钥匙,都是母亲为我开的门。我迟疑了一下,还是拨通了电话,却没人接,心里有点酸,我准备自己开门时却听见后面大呼:我都要到家了,还打电话干什么?我把手放进衣服里,当然,还有那把钥匙,母亲笑着责怪我为什么不带钥匙出门,说着帮我打开了门,我凝噎的喊了声:“妈……”妈妈走过来抱着我的头,心里才知道,原来不是什么,而是牵挂。

  莫奈笔下勃勃的莲花池,雷诺阿与他的披巾,陌台和茶,德加眼中似乎微不足道的舞女,就像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散发出关心的暖意和牵挂。

  虽在千里又何妨?——后记

牵挂的作文 篇4

  人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新春到来,这些天,看到妈妈忙里忙外准备一些棉衣和鞋子,我就知道,又该给那远在青海贫穷山区读中学的姐姐寄钱和衣物了,她是我爸爸妈妈领养的孩子,从她7岁起就和我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成了我们时常牵挂人。

  姐姐叫马克梅,是个回族女孩,自幼生长在青海,家里非常贫穷。八年前,在爸爸参加的一次“希望工程”助学活动中,已经到了上学年龄的马克梅,被安排和一群上不起学的孩子一同接受捐助。听爸爸说,当时,马克梅姐姐非常胆小,躲在人群后面,但是眼睛里充满了一种渴望,也正是他那种胆怯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神,触动了爸爸的心,爸爸毅然领养了这个孩子。

  在我记事后,就知道在青海我还有个从未见过面的姐姐。当我过生日的时,我会想到姐姐有这样美丽的生日蜡烛吗?当我在冬暖夏凉的教室里学习时,我会想到姐姐有这样好的环境吗?当我品尝着肯德基的美味时,我会想到姐姐正在吃着怎样的晚餐……

  今年暑假,我有机会跟着爸爸去青海,亲眼目睹了那个一直让我们牵挂地方,和在那里生活的我同龄的人们。我为这次旅行而感到兴奋,临行前,我准备了各种糖果和学习用品。也特意为马克梅姐姐准备了一套。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一所希望小学,那里曾是马克梅姐姐小学学习的地方,也是爸爸单位希望工程资助的学校之一。这里有很多藏族孩子,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姐姐的学校生活。这个的学校和我的学校相比非常简陋,简单的平房里没有暖气,没有正规的操场。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全校师生身着节日盛装,准备了洁白的哈达,在那实在算不上是操场的地方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糖果和学习用品、衣物等分发给了这里的学生,并和他们一起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

  在这里我知道了,如果没有希望小学,没有像爸爸这样人的资助,这里的孩子很多就会失学,马克梅姐姐也不可能如愿升入中学。如果没有知识,这一片土地将会更加贫瘠。

  在把为姐姐准备的物品交给她时,我分明看到了姐姐眼中的感激和希望,姐姐含泪握着我的手说:“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学习。长大我要回报你们,回报社会”。

  告别马克梅姐姐和这所希望小学,我的心中感慨万千。姐姐那双略显粗糙的手和手的温度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我感到的是一种亲情的力量和无限的爱,让我萌发出一种责任,一种牵挂,一种企盼,为了这些贫穷的孩子们,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牵挂的作文 篇5

  牵挂,是一种眷念,是一份缠绵,是一缕相思,是一丝感悟。

  走南闯北的人,被牵挂,是幸福;独在异乡的人,被牵挂,是温暖。当我们走进了红尘,走进了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

  牵挂,是人生的符号,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每个人的脚印,每一丝情愫。拥有了牵挂,便有甜、酸、苦、辣、咸五味人生,就有了你我她的喜、怒、哀、乐。

  牵挂是一种心灵的煎熬,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梦中的笑靥,是情感的升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徜徉恋情的牵挂;那“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牵挂的折磨;那“曾是寂寞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是牵挂的煎熬;那“独在异乡为他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牵挂的寄托;那“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大气与豪迈;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牵挂的蕴含……有了牵挂,人生才变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