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少年《东封书》被封官名人故事

时间:2021-08-31

  刘晏,字子安,出生于公元715年,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理财家,也是一代名相。他初为夏县县令,后补温县县令,又迁侍御史;唐代宗即位后,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他先后担任理财官二十余年,改革漕运,整顿税制。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国家财政极度困难,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他又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为恢复和发展唐代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代宗在谈到刘晏的才华时曾称赞说:“刘爱卿,你就是朕的酂侯啊!”西汉萧何被封郧侯,唐代宗把刘晏比做萧何,可见刘晏当时在朝中的威望。

  刘晏的饱学多才,是他自幼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结果。本书所撰写的故事表明,他的卓越才华,在他的少年时代就已经充分显露出来了。

  刘晏出生在一般官员家中。他的父亲刘知海,出任过武功县丞,虽然官职不高,但酷爱读书,精通史籍,即使从政期间,也是手不释卷。他深深懂得,自古以来,凡是能干成大事业的,都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故此,他对刘晏的读书学习当然是抓得早,抓得紧。

  刘晏刚会说话,父辈们就教他识数、认字,到三四岁时,便引导他背诗作文;到五六岁时,便开始教他读经典著作了。刘晏天资聪颖,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使他看到了读书的重要,也看到了长辈们对他的厚望。为此,刘晏心中非常感动,学习也很用功。他六岁时,和祖父住一个房间,晚上常常学习到深夜。为了不影响老人睡觉,他在书桌上放个凳子,把油灯放在凳子底下,四周用衣服挡住光线,把头伸进去读书、写文章。即便如此,由于老人睡觉轻,仍然常常被他惊醒。后来,他干脆提出自己住一个房间。开始,祖父担心他无人照料,后在他苦苦央求下,勉强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