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素质会不会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2)

时间:2021-08-31

三、语文教师不会批改学生作文

  如果不是厨师也就罢了,但是,人家做出来的菜好不好吃你也不懂,这就说不过去了。在今年某市初中毕业语文考试中,一些乡镇学校很多考生连《初三的生活》这么简单的作文题目居然也写离题。题目显然要求写初三这一年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相当多的考生偏偏写了整个初中三年的经历,而且杂乱无章。学生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真可笑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居然判断不出学生作文是否离题,依然给那些不符合题意的没有条理的作文八九十分。于此相反,一些真正优秀的考生作文却被我们个别语文教师判为离题作文,打出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样的事屡屡发生。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无法分辨优劣是非常可怕的,比他不会教学生更可恶。道理很简单,无需本人赘述。

四、语文教师推卸责任

  “学生的语文基础太差,语言积累非常少,见识、阅历少,所以他们写不好作文”是个别语文教师对自己教不好学生作文的最好借口。其实,所有的中学生都渴望能够在作文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学生并不是“基础差,积累少,不会写作文”,从平时的学生习作中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乐意通过作文来抒发自己情感和表达个人见解的。这应该是人类的本能。当然,由于初中生年龄尚小,阅历有限,他们也不太可能特别理智。作文里表现出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或者稍微偏激的情感实属正常。语文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正确引导他们。这完全是我们语文老师份内的工作啊。但不管怎么说,极个别语文教师绝对不能以学生“语文基础差、语言积累少”为借口来推卸自己不会教、教不好甚至教坏学生的责任。

  中小学生精力旺盛、想像力丰富、表现欲望强烈、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以及创造(叛逆性使然)力等都是很强的。这些性格特点对他们学习作文,提高作文水平都是非常有利的。但如今的现实却是他们一提起要写作文就深感头痛,这肯定有诸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社会(考试)制度不合理等。不过,作为担负引导和教育学生重任的语文教师,其自身的语文素质、教学水平和责任心等毋庸置疑是亟待提高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广大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他们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