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文(2)

时间:2021-08-31

教师作文 篇4

  我校首届教师朗读者活动让我们好生惊喜。在这里,笔者不能不感谢老师给我们班一个难得的观看机会——要知道,两个年级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有可能成为幸运观众——否则就只能与次此视听盛宴失之交臂了。

  一进场,我就被台上的灯光闪到了。整洁大气的会场,现代化的荧幕,以及五彩斑斓的灯光,让我感受到这次活动的隆重——平时因为课业繁重,我好久没有如此心潮澎湃了。

  相信在场的同学也有和我一样的心情吧。大家激烈地讨论着,不时还有粉红的节目单传来传去,欢笑声中充满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也许是因为现场诗情画意的气氛吧,老师们都显得格外年轻,展现着平时在讲台上难得一见的身姿。我注意到唐某人的穿着——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他今天是诵读活动的主持人之一,正式的西装,整齐的发型,如他和我们所说的一模一样,“花了一番功夫去打理。”

  展演开始,两个主持人一亮相,场下就掌声雷动,欢呼声,笑声似乎要穿透天花板了。我们班自然喊得更加带劲,大家的掌声中还包含着对唐某人的支持。

  第一个登台的是校领导,他读的杜甫的《江汉》,颇有引领整个活动的意味。紧接着的粤语诗词串烧是一个颇有创意的节目。几位可爱的女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起自己的家乡话,我们不断被逗乐,而她们的方言朗诵更让我们领略到了语言的无穷魅力。

  “我在想,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心理老师朗诵的《匆匆》也令我印象很深。现在我的脑海里仍清晰地记得,她娇小的身姿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的那条印花红裙,那轻柔却有力的声音,带着淡淡的忧伤,仿佛藏着很多故事。

  朗读不仅是一门学问,需要知识的支撑,更是声音的艺术,需要情感和姿态的投入。好的朗诵者不必非要用声音捕获听者的耳朵,只要能熏陶听者的心,也就够了。

  呼应着朱自清的《匆匆》,我感觉快乐的时间格外短暂,很快就到了朗读活动的尾声了。不出意料,倒数第二个节目是唐某人演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又掀起了全场的轰动。我想,除了他激情澎湃的朗诵,也可能因为他的古装——让现代的我们感觉甚是亲切可爱。

  阅读带给人许多触动,朗读亦是如此。朗朗书声,给人以美的熏陶,给人以心灵的共鸣,那声音中承载的是语言,是诗,是感情,是故事……

  我很少会想着纪念些什么,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不管是如何的欢喜或悲伤,但这次的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我总想写点什么——也许这是值得致敬的纪念吧。我希望许多年以后,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还能记起当时的情景,以及那份纯粹的快乐。

教师作文 篇5

  我回到家里,看到爸爸、妈妈、奶奶都在客厅里坐着。这个点,应该是午餐的准备时间,可他们全坐在这里,而且,神情十分严肃。

  这是怎么了?爸爸向我招了招手,我迟疑地走过去,疑惑的问道“爸,怎么了?”爸爸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对我一字一顿地说:“是这样的,你初一下册数学学得不扎实,需要巩固,还有,快初二了怕跟不上班,所以,我们这个月打算帮助你巩固初一数学和学习初二的内容,这段时间你要比平时用功百分之两百。”

  提到数学,我只觉得头瞬间大了,心头也好像压了块大石头,我喘不过气来。

  父命难为,而且是全家的意志,只得顺从。爸爸搬了张椅子坐在我旁边,我的数学家教老师就这样走马上任了。我按照爸爸的指示打开书和试卷,试卷上密密麻麻的题目看得我眼花缭乱,我不知道从哪下手,只觉得眼前一片灰暗。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温柔地说“没关系,慢慢来,你先预习一下吧!”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暗暗给自己打气,然后拿起笔开始进入数学天地——相交线与平行线。这是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我用心默读之后,立马记起了课堂上的情景。知识像潮水般向我涌来,我的头脑立马像海绵一样快速吸收着。

  我抬头望向爸爸时,爸爸手里多了一叠白纸和一个文件袋。爸爸拿这些东西做什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你把所有的重点笔记都记录在白纸上,每写完一张就放到文件袋里。”爸爸郑重地对我说“还要温故知新”我点点头,心里好像有一颗力量的种子在生根发芽。

  “怎样判断平行线与相交线呢?只要记住三点……”爸爸边说边用笔流畅地画着图,版面美观,线条规整,真不愧是当年的学霸。我常听奶奶提起爸爸,说爸爸当年很励志,学习很努力,尤其是数理化每次基本上都是满分,因此,才能有如今爸爸的成功。身为学霸的女儿,我骄傲,我自豪,但我也十分愧疚。如果再不努力,我就不配做他的女儿了!

  爸爸指着图,继续给我讲解平行线与相交线,遇到难点内容时,还不时问我一个问题,我的思维随着爸爸的讲解逐渐明朗起来,就像田野上看到一片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

  要开始检测了,爸爸拿了一张早已准备好的`测试卷给我。我信心十足地做起题目来,大脑飞速运转着,没过多久,我完成了所有的题目。爸爸接过卷子,用红笔勾画起来,我看到他的脸上渐渐浮现出我期待的表情,我悬着的心慢慢放下来,最后,爸爸笑着对我竖起了大拇指:“非常不错,全对!”

  爸爸的表扬让我觉得有一股热血在我身体里沸腾。我对爸爸说“爸爸,你先休息一会儿吧!我自己预习一会儿,有不会的题目再问你。”爸爸欣慰地笑了。看到爸爸深陷的眼框,我心里了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为了我的数学成绩,爸爸不顾工作繁忙,自告奋勇成了我的专属家庭教师,其实爸爸不只是教会了我知识,更多的是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向着理想的奋斗的决心、毅力和精神。

教师作文 篇6

  五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布局谋篇的本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习作表达的方法,但往往习作的选材难、语言匮乏等因素造成了习作水平难以提高的极大障碍。相当一部分学生还达不到五年级上册习作的篇幅和内容的要求,甚至还有记流水账、词不达意等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客观上农村孩子视野狭窄,语言环境薄弱之外,关键还在于我们语文老师对于学生习作指导还缺乏细致和耐心,方法上过于单调造成这样收效不大的结果。所以,这学期开学一段时间后,我就着手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进行研究。

一、习作指导从选材入手,使人人皆有内容可写。

  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尤其是农村孩子习作的“拦路虎”,写作中无从下笔,或生拉硬扯废话连篇只为凑够篇幅。习作素材源于生活,需要我们学生以自己独特视角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去积累。还需要去发挥教材的作用。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注重挖掘可写的、随时闪过的一些念头、感悟,引导学生怎样来捕捉素材,积累最真、最朴实的体验片段,为进一步的习作整理做好了准备。比如,在学习《学会看病》这一课,在学生悟到了一位看似狠心,实则饱含着对孩子最深、最理智的爱。引导学生:可曾在生活中发现过不一样的父母之爱呢?学生深思后,竟然交流出好多表现父母爱的生活情节,有“批评”中体现出的爱,在“吝啬”中突现的爱,有“爱恨交织”复杂的爱......打开了学生的生活记忆的画面,让学生感到是有内容可写的,然后再从旁指导他们去选择最恰当的内容去写。经常如此锻炼,帮助学生习作时皆有内容可写,这是做好习作的第一步。

二、博览群书,以读促写。

  大文学家鲁迅曾说过:“提高作文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多读书。”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锻炼语言,还可以提高审美水平。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从课文中去寻找语言营养,对其中很有借鉴性的重要篇目,不仅要精读,更要深读、体会、感受。还要选择有目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达到以读促写,最终定会促进学生有话可写、乐于习作。

三、评改习作多样化,增强习作指导的实效性。

  俗话说“改进,改则进”,说明了习作修改的重要性。传统的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耗费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学生却从中很少去感悟习作修改的方法。为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习作修改的关注和重视,在习作评改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尝试进行了小组互评的评改方式。当然,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中,可布置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片段训练,让小组长(一组为三四个人)学习习作评改的方法,进行评改,交流指出不足。再从片段到习作,评改由小组长牵头再到组员互评。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真正能投入到阅读自己及他人的习作,达到互相学习借鉴,不仅学到评改习作的能力,也同时对自己习作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自由评改和交流中,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得到共同提高,这无疑也增强了老师对习作指导的实效性。

起步习作课题研究实施以来,课题组领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

  1、注重学生词句的积累习惯的培养。开展每周借阅活动,利用课外书拓展知识面。利用每个班的阅读课,要求每位学生每周至少有两篇优美句段积累,并在班级光荣榜上累计,长期坚持,学生积累的意识增强了,丰富了习作素材,拓宽了视野。

  2、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实现资源共享,让每位学生把自己购买的课外书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角,方便学生借阅,还利用学习园地展示学生习作,习作讲评课上,让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习作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3、为了检测课题实施以来,学生习作提高的效果,我校举行了作文竞赛,并把孩子们优秀习作汇编成册,在校内发表,进行展览,极大鼓舞了学生习作热情,转变了学生惧怕习作的畏惧心理。

  总之,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有收获也有困惑,希望在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不断总结中不断进步,提高看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的水平,提高学生习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