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作文(2)

时间:2021-08-31

  语文课堂作文5

  “叮铃铃……”上课铃响起。这是一节语文课。着装大方的语文老师孙老师昂首阔步地走上讲台,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道:“今天语文课来点游戏,要好好表现哟!”这不异于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颗石子,同学们兴奋地议论纷纷。但是,老师又接着说:“今天呢,每组只需要有三个人答对我的提问就算完成任务,大家可要抓紧咯!不然就要做附加作业哟!”又是一片哗然。这时,平日里积极举手的同学乐开了花,不爱发言的同学暗暗叫苦。

  “今天,我们讲第五课……”孙老师津津有味地讲了起来。下面的同学早已蓄势待发。“好,第一个问题……”听完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平日里活泼的同学不管三七二十一,早已举起高高的手。被老师抽起来,竟然答对了,真是出乎意料。那个同学早已满脸溢笑,享受着自己的成功。就这样一个又一个过了关,平日不爱举手的好几个同学也跃跃欲试。

  眼见快要下课了,我们组只有一个人答对了问题,主要是举手的人太多,老师都专抽不爱举手的同学。大家都急疯了,在最后一刻,我们组又有一个同学回答上了问题。可是,就这样结束了吗?那可不,在我们的一致要求下,准备把这篇课文讲完。于是我们又紧张起来。

  眼见这个问题被别人组抢了,我直勾勾望着老师,生怕错过最后一个问题。我快速转动大脑,瞬间,灵感迸发,我举起了好似旗帜的手,准确回答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这时的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轻松愉快。我们组终于完成了任务,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喜悦。

  连续几周训练下来,我们的语文课可是最活跃的课了。现在,不是老师逼迫着我们回答问题了,我们多数同学都是自己要主动争取回答问题了,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了。连原来上课不听讲,爱开小差的蹇泽明同学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一堂语文课,蹇泽明同学就回答问题加分一项,就得了10分,创历史最高成绩!让大家啧啧称赞,让他的哥们嫉妒又羡慕。他呢,又露出得意又似不好意思张扬的笑。

  现在,当语文老师问:“怎样做才是敬畏课堂啊?”我们就不约而同地答道:“你的课堂我们不就都敬畏课堂了!拜托您别再提’敬畏’两个字了’。”“敬畏”二字似乎成了紧箍咒,老师一提到它,再调皮的同学也会马上反思自己的问题了:是该遵守的纪律要求没做好,是该完成的任务拖账了,是不小心冒犯同学了,是哪句言语不妥了……而且明白过来,马上就该干嘛就干嘛去,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为此,今天我们又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肯定:“我觉得你们班上对‘敬畏’二字领悟最深刻,做得最好,最让我满意。我是不是应该在你们的微报专栏上添上一笔,表扬表扬你们?”听得我们都醉了。

  这样的语文课堂感觉真好!不过我还是要扫兴地提醒少数同学:规规矩矩地坐着,一声不吭地冷眼旁观还是微笑助阵,都不是真正的敬畏课堂。我们希望你一同参与到课堂中来,做真正行为上的你。这样,课堂学习才真正成为你在学习,你在收获,你在进步。

  语文课堂作文6

  今天的作文课别开生面,要举行一场趣味语文大赛。李老师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后,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盼着比赛快点开始。

  讲完了比赛规则,李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我组一开始就拿了个好成绩,和六组并列第一。当我正在暗自高兴时,老师的“第二排起立”,使我突然回过神来,咦,不是要到我了吗!?我慌忙站了起来。这时,我的心里涌起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万一我没答对而另一组答对了,我们组岂不是会失去第一的位子?我没敢再往下想。就在这时,老师发问到了我:“易如什么?”这次考的是带比喻的成语,以前遇到这类问题时,我总是会犹豫一下,可今天不知怎么了,好像被一种力量推着,我本能的脱口而出:“易如反掌。”“回答正确!”我轻轻的坐下了,心里顿时舒服了许多。

  之后,又进行了几轮比赛,六个组的分数一直不相上下,直到倒数第二题结束之后,六个组的分数竟相同了。看来输赢就在于最后一道题了,这时,刚刚还喧闹的教室突然静的出奇,同时也多出了几分严肃。过了一会儿,老师出题了。他没有直接说出题目,而是先给我们讲了个故事:

  “古时候,凶奴攻打京城前,写了一封信给皇帝看,信上写:天心取米。宫里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皇帝只好张榜解惑。几天后,一个青年拿着榜文去见皇帝……青年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两笔交给了匈奴,匈奴看后立刻退了兵。问:青年添笔后成了什么词?”

  同学们听完后,立刻思考起来,教室里更显严肃了。过了大概几分钟后,时间到了,有的同学说是“夫必敢来”,有的说是“失必敢来”,老师笑了笑说出了答案:“未必敢来。”没有哪个组的同学全对了,看来这次比赛也就是平分了。

  获不获得第一并不重要,关键要在比赛中学到知识、掌握本领啊!

  语文课堂作文7

  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一周的学习生活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精彩而又充实,快乐得令人回味无穷。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周末,爸爸反复地播放着校园歌曲《童年》,而我则来回地翻看着《古诗词三首》和《梅花魂》,始终为这一周的语文大课堂而感动着。

  家乡,是一个让许多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思乡,更使无数身在异乡的人们“欲作家书意万重”。《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这三首古诗词表面上看,显得干瘪枯燥、毫无生气,但在教学时,我们的姚老师善于把每一个细枝末节都打造成课文的亮点。通过细微地讲解,他很快就把我们带入到了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之中。尤其是《梅花魂》这一课,老师通过佳句赏析,把身在异乡的外国华侨对祖国的眷念之情讲解得淋漓尽致,不仅引导我们领悟梅花的品格、灵魂与骨气,更是教育我们做人,要像梅花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总之,这是丰富多彩的一周,既让我学到了知识,又让我感受到了快乐。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周,我都能够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愉快地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