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_心底的声音作文550字(2)

时间:2021-08-31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_心底的声音作文550字5

  在夏日的照射下,梧桐树疏朗的枝条上伸出少女手掌似的叶片,香樟树则在依次剥退旧衣之后,展露出青春的蓬勃。不管是落叶树还是常青树,初夏的新叶一律是碧嫩的,仿佛会把汁液摘下来;活泼的新叶把太阳的光辉摇曳成五光十色的梦,让人自然地想起人生的豆蔻年华。我坐在窗边,呆呆地看着这盆栀子花,它馥郁的伴随着夏天的气息弥漫开来,我的思绪飘走了,想起了那藏在心底深处的一种声音。

  那是一个下雨的下午,我走在街上。耳边传来一阵阵二胡的声响,那声声时而激昂时而高亢的声音把我吸引过去。我过去看了两眼,那是一个双手脏黑,面色黄蜡的一位老人坐在地上,面前有一个碗,我顿时对他的印象就坏了起来。我厌恶的丢了十块钱给他,便转身就走了。刚走了没几步,他就叫住了我。我转过身去,跟他说:“怎么,十块钱还不够啊,那要不要再给你几块!”我面无表情的看着他。没一会儿,他抬起头说:“我不是为了要钱,我这双手是拿……”“怎么,早知道这样我就先走了。”我不耐烦的说道。他严肃地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姑娘好好想想这句话吧。”说完他就走了。我站在那儿站了好久,直到很晚了我才离开。

  是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只有这样,你才会成功。这句话和栀子花的花香伴随着我的成长, “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呀开,这淡淡的青春,浓浓的爱。”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_心底的声音作文550字6

  微风拂过床前,轻柔地去了,只留下窗外的纸风铃,悠悠地回响,如外婆绵长的细语,虽不悦耳,但也语重心长。

  灶前的炉火,升腾起氤氲的热气,暮霭一样散开。火光映射在我的手臂上,像溅开的麦芒。炉内的水汽顶起炉盖,发出“扑扑”的声响。我闭上双眼,细细地谛听,那是外婆的帆布鞋摩挲地面时柔柔的足音。

  外婆,我已忆不起我“咿呀”学语时您教我的歌谣,也无法遥想我酣然入梦时您喃喃的细语。我只能听到有一种声音——您编织的纸风铃摇摆时的回响,您烧水的锅炉中水汽的余音,始终留在我记忆的深处。

  拨弄纸风铃,抚平每一处褶皱,仿佛触摸您多茧的双手。每一只铃身都留下您指间的纹路,每一次翻折都留下您掌心的裂痕。我仿佛看到,您安详地坐在床头,双手折叠着纸风铃,老花镜的后面,是慈爱的目光。我仿佛听到,一根针正缓缓穿过铃身,摩擦出吱呀的声响,又串起一只只风铃,中考满分作文在微风中摇摆、歌唱。朦胧的晨曦中,我耳旁似在萦绕,灶前锅碗盆勺所演奏出的奇异的交响。睁开迷蒙的睡眼,侧耳倾听,那是您早起后,为我做饭的声音。我于是披衣起床,只看到炉火前的您,正向灶里添柴,身前的炉子里,蒸腾出扑扑的水汽。您的帆布鞋伴随着身体,微微颤动,单薄的身影下,又传来鞋底细切的声响。火光中,我的泪与灶中的柴,一起消融。

  如今,您已离我而去,但每当我闭眼静听时,总觉得那窗外的纸风铃和炉内的水汽所发出的声音时时刻刻在告诉我,您对我的关心,您对我的期望,也会同这声音一样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_心底的声音作文550字7

  有一种声音,在我的记忆深处,儿时的它如身上的衣服,时时刻刻伴随着我,大了的它如打工的父母,只有几天陪着我,虽然,我也不喜欢它。因它不像自然中的风声、雨声、鸟鸣声那样入耳;因它不像校园中读书声、歌声、欢呼声那样传情;因它不像生活中掌声、笑声、叮咛声那样动听,可它确实藏在我记忆的碟片中,仍依稀的朦胧可见。埋藏在记忆心中的它,可怜的只能靠他(她)人回忆。不错,它就是----儿时的哭声。

  有人会问,儿时的哭声与长大时的哭声有什么不同吗?有!我可以坚定的告诉你,因儿时的哭声里充满了对人的不满,并且声音也十分的宏亮,没有大时的抽噎,听起来比长大时的更加凄凉,更加使人毛骨悚然,因为它常被电影公司制作惊怵片时作为背景音乐。

  它有时却十分动听,试想一想-----在一个艰苦的家庭中,诞生了一个小生命,在诞生的那一刻,哭声也随即而来,家人们悬着的心也随之落下,在父亲抱到那哭泣的婴儿时,是多么的令人欣慰,那哭声又是多么的动听啊!

  在生活中,它就如冲锋号角一样,充满了命令的意思。一声响,立刻有人来抱来哄;二声响,立即有人拿水拿饭;三声响,立码有人来挑来逗。

  那种声音与现在的我,用数学老师的话来说,根本不在一个世界里。

  声音多种多样,如风声、雨声、雷声等各种自然界中的声音;如鸟鸣、狼嚎、虎吼等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如笑声、汽笛声、机械声等人类创造的声音,可谓时时刻刻都在发生,都在倾听。可我坚信,儿时的哭声是人世间最特殊、最动听,也最温馨的声音之一。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_心底的声音作文550字8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哇——”她又哭了。

  “妹子啊!你让姐姐休息下呗!”我哀怨地大喊道,“妹子,真不愧你哥给你起的绰号叫‘落地响’啊!一放床上就哭,一抱手上就笑!”

  妹子出生了两三个月,白白胖胖的,看着贼可爱了!我才把她从姑姑那儿抱来带两天。这正应证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就悲剧了。

  无奈,我把妹子从床上抱起来。她骨头还很软,不能直接勒着咯吱窝抱起来,得先用手托着脑袋,另一只手托着腰,轻轻的平放在腿上,再换一只手托着头和背,另一只手托着两条腿,才能把她抱起来。

  “哇——哇——”妹子啼哭不止。

  我整个人就懵了,怎么办?怎么办?只能换个姿势抱着妹子,腾出一只手来给姑姑打电话。一边等着电话,一边拍着妹妹的背哄她。“嘟嘟”忙音,再拨过去,还是忙音。

  我一拍脑袋,妹子是不是饿了?想起姑姑告诉我喂奶粉的时间,额,晚了半小时!“妹子,你别哭了,姐姐给你冲奶粉。”

  我一只手托住妹妹的身子,一边防着她掉下来,一边手忙脚乱的冲奶粉。

  妹子喝了奶,终于安安静静的睡着了。我悄悄的把她放在床上,她一下惊醒了,又哭。我只得又抱起她,轻拍着哄她入睡。这一天下来,感觉手都不是自己的了。

  如今妹子已经四岁了,她的声声啼哭将永远留在我记忆深处,时时提醒我带孩子的艰辛,常常记起父母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