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渡船作文(3)

时间:2021-08-31

  过了河后再将衣服穿上继续赶路。不过,女人们就没有男人那样方便了,虽然她们也大都会游泳,但因为田里还有干农活的人,就必须要连着内衣游过去,过河后再躲到庄稼地里去挤掉衣服上的水,穿着湿了的衣服走路会觉得很难受。

  在漫长的冬季,要过河的人只好耐着性子苦等,也有倒霉的时候,一等好几个小时两头都不见船的踪影,什么叫隔河千里远?那时过一条河化的时间是足够如今的高速列车在高铁上驰骋上千里路的。我有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邻居,有一次在野外等船过河时还差点儿丢掉性命,那是一个十分寒冷的阴天,直等到天黑下来还没见到船,如果回头,又有一条大河挡住归路,那个渡口前后都离庄子很远,就是喊破喉咙庄上人也听不到。

  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来了一个撑着小船的老人,原来那个老人是在离这里有一里多远的另一个渡口上摆渡的,他早就看到了这里有个等船过河的人,他说:晚上的东北风越刮越紧,夜里怕的要落雪,如果不来救人,等船的人夜里就会冻死在这里。老人将他带到他的小草棚子里,煮了几大碗粥给他喝,还让他挤在一个草铺上过了一夜。那天夜里果然下起了大雪,是老人救了他一条命。后来他将那个好心的老人认作干爹,多年后,老人驾鹤西去时,他像亲儿子一样地为老人披麻戴孝。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家乡的渡船也与水乡人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先是在原来渡口上建起一座座水泥农桥,后来水乡地区村村通公路的工程又逐步得到实施,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旱道、车道。国家还下达了一批“撤渡建桥”的专项资金用于在一些较宽的河道上建桥。如今的水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不论从什么地方起步都能走到欧亚大陆的任何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