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渡船作文(2)

时间:2021-08-31

  有一次,船上漏了半船水,我们一边拉绳,一边用蚌壳刮水,但船到河中心时还是沉下去了。时值寒冬,又刮着凛冽的北风,等到我们这几个落汤鸡游到对岸跑回家中时,浸湿了的棉袄上面已经结了一层冰。

  在路途中间的那个渡口上,有个老人日夜守在那里,对待我们还算周到,他不等我们走到河边就站的渡船上等了。那条河并不宽,天不冷的时候两篙子就撑过去了。冬天是不用篙子的,用一根铅丝系在两岸的桩子上,人站在船上用手拉,手就不用经水,还能戴手套,拉过来拉过去的十分方便,也很好玩,每次过河我们都抢着拉。那个渡口对外庄的过往行人是要收钱的,每人每次二分钱。

  因为摆渡的老人不是我们庄上的,按理我们也是要给钱的,但我们的家长与他谈好了包年,每人一年只给他两、三元钱。后来那个摆渡的老人被人替换下来了,我们原以为是老人病了,一打听可不是那回事,原来是队里的人看到他每天能收到好几角钱的过河钱,大家就都眼红了,队长没办法,只好将他换下来,新来的摆渡人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婆,那时到了这样年龄的农村女人已经有了风烛残年般的老态,她告诉我们说,这桩“美差”是他儿子通过拈阄得来的,说到她每天都能有七、八钱角钱的收入时,在她那核桃般的小脸上写满了幸福。

  在别的地方,还有一种没人摆渡的渡口,行人走到那里只好坐在河边耐心地等待过往的行船。运气好的时候,等不了多久就会遇到有船经过,过河的人只要客客气气地打声招呼,撑船的人一般不会拒绝,因为生活在水乡的人都体验过“隔河千里远”的困境。不过,假如遇到的是娶亲的船或者是送葬的船,因为那种船中途不作兴靠岸,过河的人只好再等后面的船。如果天气还不是太冷,无论是大河小河都拦不住过河的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脱光身上的衣服,用一只手将其举过头顶,再用另一只手划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