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智辩作文鉴赏

时间:2021-08-31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我的家乡位于湘水西北,洞庭之南,曾经是银城益阳一个贫穷落后而又无人知晓的小乡村。在这片贫穷却又肥沃的土地上,我耳闻目睹了家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春雷激荡的三十三个春秋,是党的好政策决定了祖国的腾飞和家乡的巨变,是家乡人民勤劳和智慧的汗水浇灌出了和谐幸福的生活之花。在新时代的风云中,家乡人民挥别了贫穷落后的旧貌,将满目疮痍化作了过眼烟云,脱胎换骨般创造了惊人奇迹和灿烂容颜。

  和祖国很多地方一样,我的家乡在几十年前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思想保守,破破烂烂地藏在群山的皱折里,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是典型的“三不通”地带。虽然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但只有一排排破旧而低矮的农家小屋点缀在这青山碧水和纵横阡陌之间,稻草盖顶,报纸糊窗,木板钉门,简陋寒碜之至,夏天蛀虫叮咬,冬天四壁透风,雨天屋漏如注,烈日酷暑难当,比起大都市里的高楼大厦,飞檐画角,颇有点“青砖灰瓦皇家殿,绿水青山百姓窝”的凄楚和无奈。或许是山太高阻挡了的世界的精彩,或许是路太窄隔断了外界的音讯,生活在这里勤劳质朴的父老乡亲,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却终日是缺衣少食,仅能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贫困像村里的大山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大家只能望山兴叹。到了晚上,整个乡村显得十分荒凉,偶尔只有流星划过天际,远山近屋处时而传来几声狗吠鸡鸣,却更增添了乡村的清冷寂寥。小屋里昏黄的煤油灯形同虚设,我们兄妹几个趴在书桌前做着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或坐在奶奶的跟前,听她讲那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诸如“龙女牧羊”、“李逵救母”的故事,但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快意的爱恨恩仇却使我们始终听得津津有味,现在想起来仍是记忆犹新,以致于对我们后来的人生和性格都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