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智辩作文鉴赏(2)

时间:2021-08-31

  就拿道路来说吧,那时我们村仅有一条坎坷不平又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行在田野、丘陵和山脉之间,但却是乡亲们的一条“主干道”。一到雨雪天,小路泥泞如泥滩,人走在路上颤颤兢兢,如临深履薄一般,自行车、平板车根本无法通行,到田间劳作的大人,到学校上学的孩子,翻车绊跤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小孩子,上学放学总是背着一身泥,有的甚至连爬带滚到达学校时,已是难见其庐山真面目,我上小学六年都是穿梭在这条路上,吃尽了颠簸的苦头,没少绊跤喝泥水。如果小路被冰雪覆盖,那就更难走了,有如过雪山草地一样,后面的人只能小心谨慎地踩着“前人”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踩进水坑或滚进水田里,带来一天的后悔。在有的路段,若是有人狭路相逢,就只能拥抱着相互让路。我清楚地记得有年夏天,家乡开始了争分抢秒、热火朝天的“双抢”。由于下了一场雨,父亲在挑着两筐稻谷回家时,摔在离家不远的田埂上。这一跤摔得很重,两筐稻谷倒在水田里作了肥料,父亲的腰也重重的地撞在田埂上,痛得站不起来,最后是由二哥背回家的。路啊,路!路从此在我心底打下深深的印记。那时我常常想,什么时候才能有一条宽阔的马路,能让我们少吃苦,少遭罪呀?通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乡亲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有的家还买了黑白电视、缝纫机等“家用电器”。然而,家乡泥泞狭窄的小路却已越来越承载不起生活步伐的快节奏。

  社会的发展终于给家乡建设带来了转机,政策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沃土。2006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很快吹遍了广袤的神州大地,滚滚前行的岁月的车轮使人民群众的观念发生了急剧转变,全国各地包括我的家乡碰到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弹指一挥间,交通发展就像上了“宽带网”,在城乡之间迅速延伸。在“乡村公路村村通”思想的指引下,修路大军顶烈日、冒酷暑,开始了开山造路的大行动。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他们起早贪黑,连续作战两个月,一条八米宽的环湖水泥公路终于从摇头河沿黄家湖岸延伸五六里地,接上了镇政府到市区的一级公路。近几年,政府部门又加快了修路的步伐,使我们邻近几村的几条原本泥泞狭窄的乡间小道变成了宽阔平坦的乡村公路,路隘泥深苔滑的“行路难”从此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