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 “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验和获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雷利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涵咏品味,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亲人的悲愤,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活动:

  1、观看《战争中的儿童》影片剪辑,师生互动交流。(可抓住孩子的一句话:“爸爸,等战争一结束,我们这儿就是天堂。”交流导入本课主题。)

  2、播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诗歌朗诵并同步观看一组有关战争的画面,生生互动交流。(学生可一边欣赏一边轻声交流感受。)

  一、 资料导入,引出“呼声”。——入情

  1、屏示课件:关于战争与儿童的数据资料

  2、结合课前听到的诗歌和看到的画面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由于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中国这片和平的圣土上,对于战争,他们缺乏深入的了解。为此,教者创设声像情境,努力实现诗歌、诵读、战争画面的整合,借助视听冲击,达到拓展课程资源,铺垫史实背景,缩小情感落差,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的目的。在学生了解了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痛苦,自身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后,学生畅言个性化表达。)

  3、谈话导入课题。

  二、以疑导引,聚焦“呼声”。——传情

  1、据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一: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预设问题二:他发出什么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三:为什么他会发出这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四:难道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教学策略:以学定教。)

  2、学生自学反馈。(依据学情,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1)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2)指名轮读课文。反馈:信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主释疑。

  三、探究“呼声”,感悟父亲形象。——动情

  1、层递性拓展训练:爸爸在战争中牺牲了,那他是个怎样的父亲?

  (设计意图:以加利先生评价爸爸的一句话中的“卓越”一词为支点,进行层递性拓展: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运用语言多角度多层面谈谈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2、情境创设:

  ①雷利多么热切地盼望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

  ②飞机已经在机场的上空盘旋,近了,更近了……雷利仿佛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雷利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场景,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递进的新情境,与下文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对照。)

  四、潜心会文,体味丧父之痛。——煽情

  1、多媒体播放哀乐,并再现灵枢归来的场景。

  2、学生自由读文,思考:在第3自然段里,哪些词语深深打动了你?为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相机出示:

  语段一:“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语段二:“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

  (抓住“但、却”“染红”“浸满”等关键词,揣摩体味,采用自由读、齐读、评价读、范读、比赛读、配乐情境引读等多种形式读。)

  2、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的心情如何?你会说些什么?

  (教学策略:换位思考,移情体验。)

  3、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相机出示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抓住 “沉浸”“深情”等关键词,揣摩体味,采用想象逻辑引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对雷利的“丧父之痛”有了深切体会,进一步升华情感。)

  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激情

  请你来当代言人:

  (雷利代言人)爸爸,我想对您说: 。”

  (雷利父亲代言人)孩子,请听我说: “ 。”

  (设计意图:虚拟情境对话,抓住学生内在多元、鲜明的感受,内化为情感,转化为写作迁移训练。)

  六、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

  七、布置作业。

  1、把你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2、查阅、了解并收集世界动荡不安,仍然弥漫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的资料。

  第二课时(简案)

  一、 自主探究,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

  二、 拓展实践,升华情感。——延情

  1、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

  2、同桌讨论,汇报交流。

  3、总结升华。

  三、 指导十四个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四、 拓展与作业。

  1.学生质疑。

  2.作业: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7篇

2.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4.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5.反思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6.《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堂教学反思

7.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8.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