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爱情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她其实并不孤傲,她也是喜欢他的。他善良正直,曾帮助她赶走那些骂她狗崽子的小红卫兵们,他才华横溢,能和她探讨泰戈尔、顾城、舒婷的诗。那么,她为何却始终对他欲说还休,欲言又止?

  因为在丽雯的人生价值观中,男人就是应该入世闯荡天下,出人头地的。她一直觉得自己父亲由于文革命运的残酷,“从一个桥梁工程师变成一个编竹篓的老人”,被埋没这个山沟沟里“英雄无用武之地”。她不希望雨波重蹈覆辙。

  他,注定应该离开此地,成就一番理想和事业;而她,注定应该留在此处,守护经历浩劫后年迈体衰的老父亲。如果他执意选择和她在这穷乡僻囊厮守终身,势必会耽误他的大好前程。这种选择会让她深觉“歉疚”——或许,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被误导的歉疚感?

  所以,当父亲关切地问:“我看雨波好像很喜欢你?”时,她正色告诉父亲:“我不会和他谈恋爱的,他是大学生,我算什么啊?”身份如此悬殊,她担不起。

  所以,当雨波深情地问:“你可以留在这里,为什么我就不可以?患难相依一辈子,有什么不好的?”她认真的对雨波说:“你是男人,也是过客。”角色如此差异,她担不起。

  所以,当雨波的省城强势女友小雅试探地问:“雨波好像因为你,不想考研了……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她?”她隐忍的对小雅说:“我和你的共同心愿都是希望他早日走出这大山。我的喜欢只是山里人的喜欢,和你不一样。”地位如此贵贱,她担不起。

  然而,丽雯是非常矛盾的女孩,理性上,她知道许不了他一个未来,但感情上,她左右不了自己内心深处激荡的少女情怀。两人在竹楼观月,在河岸戏水,她处心积虑照顾他,怕他借酒消愁损害健康,便在酒中兑水,激励他不要颓废丧志;见他没处洗澡,便给他烧热水,敢于担当瓜田李下的风险;丽雯的温柔善良并非只是对雨波一个人,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流露:帮助乡亲们捎东西而背沉甸甸的竹篓艰难走山路;帮助邻家阿姐做娃娃的肚兜;帮助刚长成的小鱼儿放生……言行举止间,丽雯无比透露着身心灵的女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