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俄国观后感汇总(3)

时间:2021-08-31

  那么,社会的跳跃式发展是否有可能发生呢?应该说也有,比如当年日耳曼人入侵没落的罗马帝国,从野蛮的原始社会形态一下子进入封建时期。或者蒙古、金、满清对汉人中国的统治,都极大地提升了本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这些跳跃发展可以说都是在落后社会采用已有先进社会文化制度的成功例子。除此此外,我似乎找不到其他自创式跳跃的史实。

  其次,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是偶然么?我的理解是,这是一种必然。不可否认,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对于工人利益的漠视,对于社会矛盾的调和无力,对于世界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和奴役,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污点,也是种种左派言论和工人运动得以兴起的社会基础。在这一点上,我是同情工人力量和第三世界人民的。只不过,他们在俄国的实践不应该被称为“社会主义革命”,如果一定要这样称呼,那么我给这个“社会主义”的定义就是“一种从落后社会形态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前的过渡时期,一种试图对于资本主义内部矛盾进行调整的社会试验形态”。在苏联发生的“社会主义”完全不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级的社会形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时隔50年,苏联解体重新回到资本主义俄国道路的原因。

  再次,为什么苏联在初期能迅速发展成为欧洲强国,抵御德国的进攻呢?我的理解是:时代的特点决定了俄国人暂时的胜利。无论是列宁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还是后来的新经济政策或者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基本都是一种政府主导的管制型计划经济体制。它可以避过1929年由美国开始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因为它的相对独立和封闭性而不是因为它有真正的免疫能力。它可以迅速成为欧洲强国是因为他们采取的是一种重点集中发展的举国体制,其优势是集中资源,缺点也明显:发展不平衡,缺乏坚实长远的基础。一如今天的中国体育事业,可以席卷亚运会乃至奥运会的许多金牌,但所谓的运动员都是举国体制下特殊集中培养的。社会的日常体育设施,民众的运动能力其实并不有真正普遍的大规模提高。这也就是为何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整个社会重工业比重过大,民用轻工业一片萧条的原因。整体言之,计划的效应本是在市场的框架内起辅助作用。当一个国家试图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把计划置于市场之上而为主导的话,最终无疑只能是闭门造车,画饼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