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大贪侯福才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今天我们看到同一部门内部,同样科长职务,正副级之间差别巨大,众人打破脑袋也要争得正级,很少有人愿做副手,表面上是拿级别待遇较劲,其实是对权力的争抢。正副级之间本可以形成权力的有效牵制与相互制约,这样既可降低腐败风险又可净化政府工作环境,但实际情况是一人独权,无人监管,疯狂敛财,有恃无恐。想要彻底根除此类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必须改变权力过度集中的现状,将权力分散出去,关进“监管、制约”的牢笼,让权力回归阳光下,当权力变成一本随手可查的公开账,自然没有人再愿争抢。
  侯福才成为巨贪的第二要素是他在所处职位上的时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侯福才担任渭南市建设部建管科长职务长达15年之久。如此重要的部门由一个人长时间把控,很难避免腐败现象的滋生。宋太祖赵匡胤上台之初,为解决统兵将领权力过大,拥兵自重的情况,推出“更戌法”,“更戌法”规定,禁军要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将领并不随军调动,这样就形成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师”的局面,有效地防止了武将专权的发生。侯福才因长期位居要职,权力高度集中,便于形成上下级之间、官商之间有效而稳定的贪腐关系网,这张大网,会随着他在位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强化、稳固,同时又缺少分权制衡的监督体系,种种便利条件其不腐败反而不正常。
  第三,侯福才利用职务便利成立“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安排亲信,巧设名目,以公司正常业务模式大肆敛财,毫无避讳。利用公司的合法外衣做掩盖,雁过拔毛,大小通吃,这类腐败现象绝非个案,中央曾明文规定领导干部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准违规经商办企业,像侯福才这类手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所办公司又与自身职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司开办十几年没人来查,甚至质疑之声也少有耳闻,如此便利的条件,自然助长了其利用手中权力大肆腐败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