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积累:各类哲理格言

时间:2021-08-31

作文素材积累:各类哲理格言精选

  导语: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作文素材大全,以应对考场上变幻莫测的题目,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提升文章思想的高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各类哲理格言精选,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作文素材积累:各类哲理格言精选

  一、学习类

  1、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原注】传家久远,总不外“读书积德”四字。若纷纷势利,真如烟花过眼,须臾变灭古联云:树德承鸿业,传经裕燕贻。又云:树德箕裘惟孝友,传家彝鼎在诗书。又云:天麻静迓惟为善,祖泽长延在读书。又云: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又云:立品定须成白壁,读书何止到青云。皆格言也。

  【注释】① 世家,古称世代显贵的家族为世家。《孟子·滕文公》:“仲子,齐之世家书也。”

  【译文】自古以来许多名望的世家,都是靠积德,要想具备高尚的人品,只有读书。

  2、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其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原注】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注释】读书即使不能成名,却可使人品德高雅。修养德行而不期望回报,自然心安理得。

  3、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原注】陈榕门云:此三种是何等学识!何等作用!非浅学所可貌似。

  【译文】待人要平和而有原则,待事要明确果断,待理要正直而通达。

  4、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注释】①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汉班固《白虎通·正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

  【译文】要眼界开阔,则应游历名山大川。要宽宏大量,则应熟读经史等书。

  5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译文】读没见过的书像得到一个好友,重温读过的书如逢故友。

  6、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原注】用功过勤者,心力即疲,未见得手。须于诵读之余,闭目静坐,养其神气;令此心如鱼之在水,如鹤之大林,悠悠洋洋,活活泼泼,是读书之至乐也。

  【译文】心境不能杂乱,杂乱则精神恍惚而不能专心,心不能劳累,心劳累则精神疲倦,就没有收获。

  7、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多动,多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苦神。

  【原注】人之一生,只靠这精神干事,精神不旺,昏沉到底。人若调养得精神完固,不怕文字无解悟,无神气,此是举业最上乘。

  【译文】爱惜精神以备日后担当大任,虚度时光何以报父母之恩?戒酗酒,酗酒伤精神。戒色欲,贪色灭精神。戒美味,美味使精神昏沉。戒过饱,过饱使精神郁闷。戒多动,多动使精神混乱。戒多话,多话损伤精神。戒多忧,多忧使神精郁结。戒多思,思虚多刺激精神。戒久睡,久睡使精神疲倦。戒久读,久读使精神苦劳。

  二、态度类

  1、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原注】智慧如镜,富贵福泽,其翳之者也;困苦艰难,其磨之者也。徐曙庵云:最妙是一个逆字,今人处顺境,现成受享,有何意味!惟逆则艰难险阻中,陶炼得几许事业。故逆来顺受四字,随在当有自得处。

  薛文清云:国以逸欲而亡,家以逸欲而败,身以逸欲而为昏愚、为戕贼,患无不至。盖忧患是天理之行,震动惊醒,心胆变换之地。安乐是人欲之窟,般乐怠傲,志溺魂销之地。故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语云:富贵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处顺境者,可以知所警矣。

  【译文】处劣境时必须逆来顺受,处顺境时要有忧患意识。

  2、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原注】炼心如炼金,百炼而后为真金,百炼而后之真心。

  【译文】心胸宽广能容天下事物,心中没有成见能接受一切好的事物,平心静气论天下之事,潜心看天下的事理,定心应付事物的.变化。

  3、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面临大事与难事,可看出一个的责任;处顺境逆境,可看出一个的胸襟气度;遇喜事怒事,看一个人的涵养;与同辈相处,可看一个人的见识。

  4、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注释】① 青天白日:比喻清明、明白。宋朱熹《朱文公集·答魏元履书》:“武侯即名义俱正,无所隐匿,其为汉复仇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② 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译文】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从拒绝诱惑中得来。扭转天地的治世能力,是从小心谨慎中得来。

  5、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原注】非有盛养者,不能。

  【译文】自处时超脱,待人和蔼,无事清澄,有事果决,得意时平淡,失意时顺其自然。

  三、道德类

  1、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实处著脚,稳处下手。

  【译文】宽宏大量容一切之物,站稳立场做人。踏实的地方站立,稳当之处着手。

  2、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原注】不见可欲时,人人都是君子。一见可欲,不是滑了脚跟,便是摆头念头。苟非中存有主,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体贴一番,鲜有不堕入魔障者。先辈诗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生平。沉溺者可以惊心回首矣。人当变故之来,只在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至身败而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