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3)

时间:2021-08-31

  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6

  处可为之世,做有为之人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发展而出。我们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应该为这个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身处可为之世就一定能成为有为之人吗?在可为与有为之间,我们还需要怎样的努力?

  从可为到有为,我们需要理想和信念。

  理想是我们前进的目标,为我们指明方向;信念坚定我们的内心,帮助我们始终保持航向,不因沿途的纷扰而迷路。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革命运动中,他是党的重要领导者。他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李大钊同志光辉的一生,正是因为其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在苦难与死亡来临时,才能毫不畏惧,坦然面对。可见,理想信念之于伟人的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为己任,奋勇精进,处可为之世,做有为之人。

  从可为到有为,我们需要奉献精神。

  要建设伟大的祖国,复兴中华民族,我们青年人应该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踏实苦干,奉献自我,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时代楷模南仁东,在23年时间里,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虽然南老师没有能等到它产出科学成果的那一天、没有能等到他应得的荣誉、奖励,但我想他离去的时候心里一定非常清楚,他毕生的事业已经成功了。”如果南仁东没有献身祖国科学的奉献精神,没有为祖国科学研究奉献一切的伟大情操,我们怎么会拥有洞彻宇宙的天眼?拥有奉献精神,才能处可为之世,做有为之人。

  从可为到有为,我们需要创新实践。

  前人为我们踩出了小路,我们要开拓进取,把小路拓宽为阳光大路;我们更要创新实践,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2020年11月24日,中国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我们之所以能一次次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正是因为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实践,才能让我们处可为之世,做有为之人。

  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7

  不坠可为鸿鹄志,且做有为青年人

  1919年的觉醒年代里,我看见一个个在游行队伍中振臂高呼的青年;1921年的那艘红船上,我捧起一本宝贵的《共产党宣言》;1949年的訇然巨幕下,我听到留学人才归国时飞机的轰鸣;1978年的改革征程里,我踏上南方那条用双手与头脑开拓出的崭新的路……走过百年泥泞坎坷,方有今日晴空万里。旧时隆隆钟声于今日回响,耳畔传来厚重而清晰的祈愿:不坠可为鸿鹄志,且做有为青年人!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君不见,北大女生宋玺参军远赴亚丁湾护航,怀揣万里赴戎机的壮心;君不见,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夺魁,平凡生活难掩诗心澎湃;君不见,平均年龄三十岁的航天团队崭露头角,芳林新叶吐翠绿……

  也许你说他们如旭日东升太耀眼,可也有萤烛微光在身边:海岛上默默坚守的人,田埂间脚步踉跄的人,三尺讲台上一身桃李芬芳的人……这些人,秉持着“可为”的梦想与信念,成就了“有为”的崭新世界;怀揣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意志,拓开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光明坦途!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谓之开天辟地。七十二年前新中国诞生,谓之改天换地。四十三年前改革开放开启,谓之惊天动地。今天,新时代里一路追梦的中国,因为你我的奋发有为,终于与过去遥相呼应,顶天立地!

  《人民日报》在写给青年的八封信中道:“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诚哉斯言!有为之人铸就了可为时代,可为时代又何尝不正孕育着有为之人?虽然“内卷”“躺平”等戏谑之言时有出现,但不可忽略的依旧是青年生命中奋斗的底色!我们咬紧牙关负重前行,恰恰因为我们正是这被历史选中的一代。亲爱的朋友,互道一句:前景可待,未来可期!行进中的中国,给了你我最大的底气。

  做一颗火种,纵一灯如豆,也可累计成阳;乘一叶扁舟,纵一波三折,也可断绝江河。惟愿我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继先辈烽火,露我辈锋芒。不坠可为鸿鹄志,争做有为青年人!

【2021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1.2021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6篇)

2.2021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8篇)

3.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10篇)

4.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

5.2021全国甲卷高考满分作文(精选5篇)

6.2021全国甲卷高考作文范文(精选20篇)

7.2021全国甲卷高考作文:可为与有为

8.2021全国乙卷高考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