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

时间:2021-08-31

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1

  可为与有为

  当今社会竞争加剧,每人身上压力倍增,于是乎,“躺平”成了话语,“佛系”成了主义。仰望星空的眼神逐渐空洞,低头专注的仅仅是尺寸之间,这些“万事不可为”之信念确乎不该是我们青年一辈所应有所该有。请谨记,相信“可为”才能实现梦想,坚持“有为”才能书写华章。

  诚然,有些时候,无为可能是为了避免“内卷”加剧,可能是调整人生的赛道,这些无为还有存在的理由。但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不相信“可为”却是青年一代的砒霜,而非蜜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总书记此言高屋建瓴,引人深思不相信“可为”的后果。当下社会舆论纷纷扰扰,前有“精致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蒙蔽了无数人的双眼,后有“佛系”“丧文化”“躺平族”让人消极颓废,这些都是不相信“可为”带来的自我麻痹。但是,假如青春没有高远的志向,青春的躯体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假如青春没有向往的远方,青春的我们又怎能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遥想当年,华北狼烟四起,青年梦想着读书;国力衰微之际,青年梦想着学艺;改革春潮涌动,青年梦想着创新。唯有抛弃心头的“无所作为”的执念。心中有梦想,肩头甘磨砺,人生才能紧随奋斗的脉动熠熠生辉。

  坚持“有为”,方能实现梦想。奋斗不仅应在心头冉冉升起,更应在行动上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又提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诚哉斯言。在白衣执甲、风雨同舟的人海中,有那些有为的青年;在一方有难、全国支援的人潮中,有那些有为的青年;在凝心聚力、身心守望的身影里,有那些有为的青年,他们就是我们的楷模,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青年一代,要从我做起,自觉抛弃“不可为”的想法,自觉抵制“不作为”的做法,做时代的书写者,做红色江山的接班人,提升自身的政治站位,大有必要。君可知,仅靠夙兴夜叹不能“封狼居胥”,仅靠朝思暮想不能“王师北定”,难道不是吗?空谈之声即使再澎湃,也敌不过在荒漠风沙中,建设西北塞林坝的护林者手上的厚茧;空谈之声即使再激昂,也敌不过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那布满血丝的双眼中所透出来的对于报效祖国的赤诚。

  “时代青年茂风华,传承精神谱新章”。就让我们从今日起,和笃信无所作为划清界限,做一位有为之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请相信,有为才有位!

  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2

  “可为”与“有为”

  余于近人,最服左文襄公,“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位晚晴重臣39岁在长沙一战成名,能力和脾气一般大,乃有“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举荐。后来,左宗棠战马尾、平陕甘、收新疆,居功至伟,成为那个时代“高考落榜人”屌丝逆袭的巅峰。评其一生,扛起棺材率部收复新疆,就没打算活着回来,大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豪气,因为有了这股豪气和锐气,才奠定了他在西北的大有作为。

  在“可为”与“不可为”之间,是抉择。人的一生,贵在选择,也难在选择,成败也在选择。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选择了不因个人祸福而规避为国献身;鉴湖女侠秋瑾的“谁言女子非英豪,夜夜龙泉壁上鸣”,就选择了非同一般相夫教子的女字生活,以血荐轩辕;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选择了“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无数的先哲先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若惧生死,可“不为”,不惧生死,活成了这个民族的一束光。

  坊间有一句俗话:“人不要脸,百事可为”,在“为”与“不为”之间,要有底线、有界限,“法无授权不可为”,可为的一定是符合法律和公序良俗,否则当不去为之。“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就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底线,即“知耻”。做“可为”之事方能“有为”,否则就是胆大妄为。

  时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激荡,世界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有人说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自由,东方文化的核心是秩序,事实已经宣告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并未终结。那么,形式上的摧枯拉朽后,那些珍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优秀品格依然煜煜生辉。伟大的时代,我们当积极有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对全人类、对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的一切生命充满共情,一起去成为不导致雪崩的雪花。

  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3

  绿色青春,红色信仰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题记

  是谁?拥有5000年的辉煌历史,从远古走来。是谁?历经无数旷世的磨难,仍屹立不倒。是谁?不畏艰险上下求索,终于雄踞世界东方。

  是中国,是中国人。是绿色青春,是红色信仰。

  回望过去,不堪回首。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从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订开始,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接踵而来。中国领土被列强大肆瓜分霸占。中国,母亲,在绝望中呻吟。有这样一群人,面对不可为,抑或是可为,他们坚定地选择了有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12岁时,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发出响亮的呐喊;"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发出铿锵的宣言。他们,胸怀天下,志在四方。这是不屈的抗争,这一声声炸响的春雷,唤起沉睡的中国。无数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完整,抛头颅,洒热血。百年不屈的抗争,百年流血的奋斗,终于迎来了浴火重生的新中国!

  立足当下,大有可为。一个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中国已经在东方崛起。改革开放,港澳回归,一雪百年耻辱;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集六个世界之最,横跨港珠澳的大桥。这是绿色青春的张扬,这是红色信仰的力量,这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

  展望未来,青春有为。我的心触摸着历史的痕迹,我的脚丈量着岁月的风霜。记住中国血与泪的历史,记住那些献出青春与生命的先辈。我,新一代的中国青年,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听着他们热烈的心跳,浸染着他们不屈的精魂。我,只能留住他,留住记忆,留住远古的文明和辉煌,留住我们民族饱经苦难的眼泪。我,更需努力,为中华儿女能够扬眉吐气,能够被世人尊重和推崇而奋发有为。我的心中已经展现出一片广阔的世界,我的内心已经生出透明的羽翼,青春在奋斗中披荆斩棘,梦想在天空中搏击风雨。

  旭日东升,照亮了绿色青春,照亮了红色信仰,照亮了多彩中国!

  全国甲卷高考优秀作文4

  青年有为,则中华有为

  百年征程,落笔青春,眸前蓦然浮现青年们戮力齐心、奋勇争先的背影;明烛闪动,热风翻涌,耳畔忽然想起青年们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呐喊。站于崭新的历史节点,吾辈青年应染泱泱华夏之风骨,手握明烛守本心,身怀热风担道义,心守红船精神,眼观四海风云,进而敛意气风华,涌青春后浪。

  吾辈青年,当坚定理想,找准人生坐标。君可闻李子柒借茶园文化,向世界传递田园之美;君可见国民才女武亦姝,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终考取清华大学;君可知零零后大学生刘上,以理想为峰,不断攀登,用三年时间让自制火箭发射升空,终圆航天梦。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时代赋予我们选择理想的权利,我们当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但尽绵薄之力,不负韶华之景;但耀爱国之烛,不负盛世之春。

  吾辈青年,当紧跟时代,顺应发展大势。100多年前,广大进步青年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积极投身革命洪流,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复兴路上,当代青年要在顺应发展规律中抓住机遇,聚焦“工业经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三大主攻方向,在早日实现“三区战略”过程中,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中寻找发力点、做好增长点,要积极探索创新,聚焦“六新”,努力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吾辈青年,当砥砺奋斗,增添厚重底色。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100多年前,五四先驱们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用奋斗发出了铿锵的青春誓言;新时代的青年要多到基层经风雨、磨心性,努力在基层和群众的沃土中成长为“参天大树”;要脚踏实地、不畏挫折,让顺景逆境都成为人生财富;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在知行合一中厚植成长进步根基。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青春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青年的步伐。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身,于人生定向之时,当立鸿鹄之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