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高考作文(2)

时间:2021-08-31

  浙江卷高考作文4

  认识得失,方可成功

  古时候人们无法正确解释一些社会规律,便总结了一些经验。如“喜极悲来”,“乐极生悲”这些成语都与得失有关。当然,它们只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关系。蕴藏在它们深处的是十分深刻的道理。人如果无法正确认识什么是得,什么是失,一定会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中迷失方向,最终自然是失败。反之,如果我们能熟稔这些道理并灵活处理,相信成功离我们就不远了。

  唐庄宗李存勖不识得失,一意宠幸伶官,最终落得个亡国灭姓的下场,正是他不分享乐之小得与亡国之大失之间的关系而导致的。“两弹之父”钱学森为报效祖国,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高级生活与待遇,突破重重阻挠,终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识得失的必然结果。

  怎样才可认识得失呢?首先,我们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素养。这能保证我们有清醒的头脑与敏锐的洞察力,不至于被几句谎言所迷惑,不至于被“糖衣炮弹”击中。解放初期的一起贪污案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刘青山与张子善,两个在长征期间出生入死,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病痛的红军战士,在进城后却在很短时间内犯了罪,表面看不可思议,但深入一想,并非不可能。张、刘二人出身贫寒,未受过什么教育,再加之本身所带有的农民自私性,使得他们不分得失,大肆贪污公款,最终只有接受人民的审判。当然,仅有文化知识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将这些正确的理论落实下来,切不可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其次,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认清得与失,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与他们一比较就一目了然。

  认识了得与失,并不意味着就已经成功了,因为成功还需要我们去创造,当然,前提条件是我们已经认识了得与失,从而在其指导之下去实践。正确的理论再加上正确的实践,能不成功吗?

  当然,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很复杂的。有些事情是很难预测的,因为任何一件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太密切了,联系大多了,我们无法正确把握,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的怪事哪是我们能猜测到的,因此,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有得有失,有花有果,有笑有泪,这才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嘛!

  浙江卷高考作文5

  得失寸心知

  生命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人“利”字为先,好处抢尽;有人“荣”字当前,虚实兼收;亦有人“德”字为重,铁肩担义。

  没有惟一的选择,没有绝对的真理。因贪选利,因欲选荣或因心选德,其实是见仁见智。

  可是我们的心灵呢?它时刻在倾听着选择跋涉的足音。噢,利字,你不要再前行了,欲壑难填,人心无厌,纵使你走过了千山万水,守着万贯家财,又何曾给我带来一丝欢愉呢?葛朗台守着金钱困苦一生,你不曾知晓么?

  荣字,也请你止步吧。虚荣搏尽,最终也不过繁华梦一场,盗世欺名者,难逃可悲下场,梦醒了举目四看,风光占尽的凤姐也只能黄土掩破席,哀哭向金陵。

  不是在心灵的指引下作出的选择,无法给予心灵真正的快乐。心灵是尚德的,仁者方能不忧。当那位几近冻死的登山者用心灵最后的勇气救下那冻僵的人时,他是幸福的。他的幸福在于他听从了心灵的声音,而不是让一种本能而简单的欲望占据上风。在今后的岁月里,他必将更深的感悟到:如果他作出的是另一种选择,纵然他的生命会苟延,也定会在自责中度过残生,再也无法让心灵的快乐高涨。

  面对选择,我们还有必要在心灵的牵引下徘徊不前吗?较之于利,心灵的选择会有意义得多。人之不朽有三,其一便是立德。金钱不过是过眼烟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德行却是传世不朽的。千百年后,屈子犹存,不正因着那与日月齐光的高尚的德吗?而较之于荣,心灵的满足则更真实。西方有谚曰: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人是得不到诺贝尔奖的,而那些得到诺贝尔奖的,往往只是因为真正的热情与心灵的呼唤。他们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也因此获得了心灵的满足,于他们而言,这才是最大的收获,而不是诺贝尔奖本身。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这逆旅之中,你背着多少无用的行囊?心灵不堪负累,不肯背着那沉重的名利,你我能否彻底让心灵作一次选择,扔掉这名缰利索?

  如果是那样,我们终究会知道,我们用一次坚定的选择去答复了人生所有的选择。因为,我们把选择真正地交给心灵,让它获得长久的愉悦。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的选择给予心灵这般美好,其实不难——让心灵作主。

【2021浙江卷高考作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1.2021浙江卷高考作文

2.2021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面对得失

3.2021年浙江卷高考作文:得失并存

4.2021年浙江卷高考作文:得失之间

5.2021浙江卷高考作文(精选8篇)

6.2021年浙江卷高考作文:得失即人生

7.2021年浙江卷高考作文:得失寸心知

8.2021年浙江卷高考作文:得失皆有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