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是一座大山作文

时间:2021-08-31

  我的父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每当儿子想起他,都会有难以表达的复杂情感,千言万语化作一股热泪,像缺堤的洪水,无法阻挡。父亲是一本书,他是我人生中第一位老师。教导我如何做人,如何认真坚强的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父亲是一面镜子,在我骄傲的时候给我打击,让我不会骄傲的忘记了前进的脚步。刚刚开始写这篇文章时,窗外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1936年生于四川省金堂县九龙乡,父亲十六七岁时爷爷和奶奶就去世了。父亲没有读过多少书,听他说只读过初小,认识的字不多。母亲是中江县冯店区的人,也没有读过书,只认识几个阿拉伯数字。也就是说只认得到人民币。后来出的新版人民币都不会认了。听父亲说爷爷是个教书先生,在解放前很受乡里乡亲的尊重。家里有土地和一个四合院,家境还是比较宽裕。奶奶姓孙,是广兴公社孙家沟人。父亲有一个哥哥,听说在外读书打篮球时不幸猝死的,当时只有十五六岁。解放以后由于爷爷有土地,本来成份可以划成地主,但是乡亲们又很尊重他,就划成了地主子女。我的父亲就是背上这个成分的压力一直到八一年小平同志要求取消成分,人人都叫公社社员。父亲少言寡语,十几岁就默默地自己生活,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我出世时,生活很困难,66年二弟出世了,70年三弟出世了。有了三个儿子,父母亲想要一个女儿,就这样老四又出生了,又是一个儿子,母亲很失望。家里的生活压力越来越重。父亲悄悄去公社作了节育手术。爷爷留下的房子被解放时打土豪分田地给分了,家里只有一间半破房子。遇到打雷下雨,房子就会漏水。遇狂风暴雨我们吓得不行。

  1970年春季我开始读书了,当时是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小学在红花大队二队的山上,社员们把一片坟地挖出来修了四间教室,课桌就用坟墓的石板,上面还有印记。用石头作凳子。老师是城里的知青。每学期读两本书,一本语文,一本算术。其他没有书了。当时的农民非常穷。有一个学生叫刘元四,没有裤子穿,因为他的裤子是两弟兄合穿的。把女老师弄得哭笑不得。有的没有钱买课本就两个同学用一本书。在大队小学读了四年,五年级就到公社中学去读。公社中学在光荣大队离我的.家有6里路。每天早上很早就要去,下午回家,到家就天黑了。我在小学读书期间学习都在中上水平。75年我小学毕业,当时升初中的标准是16字方针“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老师要求填报志愿,由于我家是地主子女成份,我知道我条件受限,就没有报名,自然没能读上初中,为此钟华光老师感到非常惋惜。

  回到家里,父亲一脸无奈。我是家里的老大,要承担家里的家务活,就只好跟着父亲去修水库。父亲坚强地推着300多斤重的鸡公车,我在前面用力拉,当时的我才只有12岁啊,其实我没有力气全是父亲咬紧牙关用力推动。每推一车挣2分工。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挣不到多少钱,日子非常难过。我还帮家里担水,家里的老房子有门槛,并且很高。我担一担水要歇三四次,才能到家。有一次我把水桶撞烂了,父亲气得无语。在寂静的黑夜默默的修好水桶,父亲还得去挑水,不然第二天就没有水吃啊。家里很缺柴烧,我就和二弟到处去捡柴禾,回家还要带年幼的三弟。我到队上去做工,由于是小娃娃,队长刘西广,插秧时就叫我们去推秧盆,每天挣4分工。我还帮家里捡棉花,很多农活都能做,虽然比别人笨一点,有些事还不及二弟。这样我在家做农活做得我好苦啊。我没有力气,吃不下苦,我想读书。父亲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妈妈也看到我不是做农活的料。我鼓起勇气向父亲说我要去大队小学复读。他们答应了我的要求。这样我又开始在大队小学读五年级。77年秋我的二次小学又毕业了,要考试才能读,我的语文和算术都是90几分,考试成绩好。当时的政策有点宽松了,但是还是要生产队和大队盖章才能读,我的小学老师邓定林跑到队上和大队给我说情,最后大队和生产队盖了章,就同意了。我第一次考上了初中。父亲脸上有了一丝笑容,因为父亲讲过,爷爷就是有文化,日子才过得好的。

  77年秋我开始了初中生活。教育制度开始改革,恢复了高考,我们初中有几个学生考起了师范学校,跳出了农门。我默默地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我一定要考起学校,跳出农门,吃“国家粮”。因为家里太困难了,一家四弟兄如果不考起学校,就意味着全家都困难,甚至娶不到老婆,要打光棍。学习很艰苦每天早上六点提着饭盒翻过两座大山,经过公社到达学校,中午在学校吃蒸饭,晚上放学回家,有时早的话还要帮妈做事。我读书很用功,我在读书时坚持先预习,后认真听老师讲课,下来还要复习。学习一直很好,很得老师喜欢。我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都是在全班前茅,没有低于过90分。父亲给我讲,考起学了就吃国家粮,每月还有补助,可以吃到猪肉和馒头。他要我要努力学习,争取考起。我把他的话记在心里。

  到了初二我开始发力学习,开始住在学校,每周回家一次。家里的条件也不好,学习生活很苦,基本上是吃红苕,很少有大米,一个星期吃一次肉,嘴馋的很。家里养了一些鸡和鸭子,每个星期赶场,父亲把鸭子拿到七里路远的广兴街上卖了换回从城里拉来的盐肉。给我们全家打牙祭。遇到家里没有钱时候,父亲就叫我和弟弟一起帮大队运木料,从广兴运一根1。5元到大队小学。每次可以买一斤肉回家,一家人吃得高兴。我和弟弟养了一些兔子,养大了就打来吃,改善生活。在读初二日子里从竹篙转来一个女同学,很巧她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她是街上的学生,家里条件好,我很羡慕她,她也很好,就主动和我交流,关心我,有一次她把自己带来的肉给我吃,我心里很是感激。就帮助她学习,一起讨论作业,一起吃饭,一起玩耍。慢慢的我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见不到她就很惆怅。同学们就说我在耍朋友,父亲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回到家里,父亲狠狠的教育了我。我是第一次见父亲那么生气的,叫我还是要专心读书,考不起学吃不到国家粮食就找不到老婆,叫我要努力。我猛然醒悟,我不能影响学习,我要为家庭、为自己努力读书,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奋斗。初二我的成绩也很好,就连上一级留下的学生都比不上我。我是第一名,第二名和我差距很大。79年7月要毕业了。我们九龙中学安排在广兴小学考试。妈妈给我煮了4个鸡蛋,带上一斤米投靠在广兴场口的亲戚家里住,方便考试。父母把考试没有当回事,希望我考好,我心里还是非常紧张。考试中我感觉很轻松,每一科都考得轻松。记得考数学那科的时候,好多同学拿到卷子就头痛,我感觉到轻松,只用了一半时间就做完了,我检查了一遍。要求上厕所,监考我们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对我有点怀疑,就跟着我,上厕所一步不留,我上完厕所就回教室交卷了。结果我的数学考了93分。是全校最高的,第二名只考了70多分。考完试后,我用妈妈包给我的四两大米去街上换了两根油条吃,吃着油条我感觉好香啊。这次考试我一共考了338分(满分400分)语文85、数学93、物理化学82分、政治78分。全校第二名只考了298分拉开了差距。是全校和全竹篙区第一名,后来听说还是全县第一,考得非常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高兴。父母亲听了也高兴得很。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灿烂笑容。考完试,开始填报志愿,我没有填报师范学校。填完就在家等通知,又怕录取不到,又怕再因为我是地主子女成份而影响录取,心里忐忑不安。天天盼望投递员来到我家,这是我第一次对投递员有着强烈感情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