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谥;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3、利用多媒体课件,积累词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vcd《小贝壳》。)

  1、刚才的小朋友们在哪儿干什么呢?

  (相机板书:大海。)

  2、认读“海”,左边是“氵”,右边是“每”,大海的每个角落都是水。

  3、大海多么美丽,多么神秘,多么有趣!你喜欢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沐浴着柔和的阳光,迎着徐徐的海风,去大海边看看吧!

  (演示课件:白天,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

  4、向大海打个招呼。

  (大海,你好! hi,大海!)

  5、说说来到了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下面我们就一起坐船到大海里去旅游一番吧!请坐稳了,我们的船起锚了。

  (演示课件:坐在船上看大海。)

  7、小结:白天的大海多喧闹呀,风儿闹着,掀起了朵朵洁白的浪花,浪儿笑着,唱着哗哗的歌儿,向前奔跑着。到了夜晚,弯弯的月儿露出了笑脸,点点的星星挂在天空调皮地眨眼睛,深蓝的大海睡了。

  (板书:睡了。)

  9、齐读课题:大海睡了。

  (演示课件:夜晚大海图,点击出现课文录音。)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指名读,随机正音。

三、美读课文,进入意境。

  1、读了这首小诗,深夜里,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大海很安静,不像白天那么闹了。

  很平静,海浪声轻轻的,听起来很舒服。)

  2、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

  (3)齐读。

  4、指导朗读第二句: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1)动作演示:抱、背

  (2)大海没有手,她怎样抱明月,背星星呢?

  (3)自由读,你觉得大海像谁呢?

  (4)齐读。

  6、指导朗读: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白天,大海妈妈太累了,现在,她终于睡着了,听(演示课件:潮声)你听到了什么?

  7、小结:月儿映在海面上,像孩子躺在妈妈温暖的怀里,星星映在海面上,像孩子趴在妈妈的背上睡着了,大海妈妈自己也发出了轻轻的鼾声。

  请小朋友们把这四行连起来读一读。(点击出示背景音乐)

  8、练习背诵全诗。

  这么美的小诗不但要读好,聪明的小朋友还要能背出来,请你们用用自己的方式试背一背吧!

  我们一起用自己最美的声音来背一背,把它作为送给大海妈妈的礼物。

四、拓宽延伸,积累语言。

  1、大家背得真好,大海妈妈非常高兴,她也悄悄地送给小朋友们许多礼物。就在小船里,小船漂呀漂呀,漂到了你们身边,赶快找自己的礼物吧!

  2、每人从课桌里找到自己的礼物,(海星、贝壳、水母等图片)读后面的秘密。

  3、你们拿到的是什么礼物呢?悄悄地告诉你什么秘密呢?

  (点击课件出示有关大海的成语和儿歌)

  4、小朋友们,我们的旅行结束了,拿着礼物,让我们和大海妈妈说声再见吧!

  (goodbye 大海)

  嘘——轻点!别吵醒了大海妈妈!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大海睡了》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是一首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儿童诗。诗歌共8行两句话,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语言流畅,富于想象。本课涉及的主题联系学生生活积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使学生们在对大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语言、情境。

  【目标预设】:

  1、认识本课生字,写好“里、她”两个字。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尝试围绕一定的主题收集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表述。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大海的形象,感受大海夜景的优美。

  【设计思路】:

  1.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悟读组合式”的方法组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课学习的目标。

  2.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故本课教学活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注重实践的过程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辅助手段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展示海的不同形态,观察体验大海的美,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发挥电脑课件在构字方面的优势,规范学生的书写,体验汉字的美。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获得思想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创设了夜晚大海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议、演,从而提高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有关大海的录像资料,设计识字的相关课件。摇篮曲音乐,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2.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大海的图片及资料。预习课文,自己尝试学习生字。

  课堂教学过程:

一、课堂热身运动:

  师生齐跳课前准备操(多媒体播放音乐)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准备操。

  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

  耳要聪,目要明,积极发言我最行。

  棒!棒!棒!我真棒!

  争做班级的no.1。year!

二、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点击出现大海的图片,图片上有注音的“大海”两个字)问:“你们看这是什么?”齐读大海。“海”这个字你们认识哪一部分?

  2、(点击海,三点水闪动几下。)另外一部分谁认识?(说对的小朋友问问怎么认识的,趁机表扬,鼓励学生多种途径多认识生字)

  3、(点击海,出现注音的每,让学生齐读认一认)

  4、(点击海,“每”缩回去“海”的两个部分替换闪动)说说“海”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因为这个是初次练习,估计可能会浪费点时间让学生多说说。让学生学习用熟字记忆字形的方法。小结:指着海对学生说,看大海的每个地方都有水,我们这样想就能记住海这个字了(让学生知道记字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联想记忆)

  5、想不想看看大海?老师带你们去欣赏白天的大海(点击播放大海的视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大海给你的什么样的感觉?

  6、海风和海浪你追我赶,相互闹着玩呢!那巨大的声音就是浪花在欢快的笑声。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白天的大海多热闹啊。可是到了晚上,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大海睡了。(点击出示大海夜景图,“睡了”出示在“大海”的旁边)

  7、大海睡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诗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我们不要打扰它,应该怎样读?再读题目。

  [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伊始应充分调动学生对大海的已有认识经验,引导学生畅谈对大海的感受,从而引发对“夜晚大海是怎样的”的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