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海睡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

  3、学习“月、里、背”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写字

  对策:随课文识字,寓识于读。加强写字指导,确保写字时间。

  难点:读通课文。

  对策: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图激趣,揭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哪里的景色。[课件演示大海图片]

  (图上画的是大海的景色)教师在黑板上画大海

  板书:大海 读好

  2、听,辽阔的大海上传来了什么声音?

  [播放海浪的声音。]

  说话练习:我听见了-------的声音。

  这轻轻的海浪声,我们称作“潮声”。

  读好“潮声”

  3、揭题

  这时,太阳公公落山了,月亮姐姐出来了,她还带着无数颗小星星呢!这些小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顽皮的眨着眼睛。大海妈妈劳累了一天要睡了。

  板书:睡了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歌的题目就是“大海睡了”

  (指导学生读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看动画,初步感知课文

  大海睡觉时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看看吗?

  看的时候要仔细看,还要认真听。

  [播放动画]

  2、自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二遍找一找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句话。

  3、检查自读情况

  (1)谁喜欢读第一句,我请他来读一读。

  随机正音:闹、笑、睡觉、

  再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谁喜欢读第二句的,请他来读一读。

  随机正音:抱着、背着、轻轻的潮声、鼾声

  指名读,男女生读

  (3)指名读全文

  (4)小组读——齐读。

  三、学写生字

  1、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准字音。

  2、 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 学生交流汉字记忆的方法。

  4、 指导书写“里”、“月”“背”

  (1)里、注意下面的“土”的笔顺,和写“土”时不同,先写竖,后写横。

  (2)月,可根据以前学过的字,“明”、“阴”、“朋”来记。

  5、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教研课)

教学目标:

  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有兴趣读儿童化的诗文,初步体会大海夜色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本课的生字,写好“月”、“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倪老师听大家介绍了美丽的大海,老师对大海更加充满了向往,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海,去看一看,听一听。

  【观看白天大海的录像,师相机解说:看,波涛滚滚,一浪接着一浪,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

  2、海风和海浪你追我赶,相互闹着玩呢,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那巨大的声音就是浪花欢快的笑声。

  3、那么夜晚的大海又是怎样一幅美丽的场景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4、瞧,大海妈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是什么?(贝壳)

  课件出示:多么美丽的贝壳呀,谁愿意来捡贝壳。

  (1)有拼音,指名读。

  (2)去拼音,领读。

  二、品读课文

  过渡: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天渐渐暗下来了,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大海妈妈休息了。自己读一读课文。

  (一)指导朗读第一句

  1、出示第一句话,自己读一读,深夜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很安静)

  2、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3、现在的风儿---点红“不闹”了,浪儿—“不笑”了,读一读词语,是啊,海面渐渐平静下来了。谁来读一读这两行。

  4、大海真平静呀,为什么会这么安静呢?(大海休息了)

  5、出示“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1)点红“睡觉”,读一读,大海什么时候睡觉的?

  (2)点红“深夜”,读一读。

  (3)谁来读好这两行。

  6、风儿和浪儿多懂事呀!它们是那么安静,让大海睡得好香好甜,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四行。自由读,指名读。

  7、大海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读一读,可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二)指导朗读第二句上两行

  1、你们读得真好,大海睡得可真香,夜真静啊,只有月亮和星星还再眨眼,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2、读一读,想想大海像是谁?(一位妈妈)点红“她”指的就是大海妈妈。“抱着”“背着”明月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妈妈抱着明月,星星倒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背着星星,大海真像我们的妈妈。

  3、对呀,躺在妈妈的怀里多舒服呀!谁来读一读。(你读得真投入,大海真是一位慈爱的妈妈!你还通过动作表示大海对孩子的爱,真棒!大海真爱自己的孩子呀!)

  4、让我们一起躺进大海妈妈的怀抱,感受那种幸福吧!齐读。

  (三)指导朗读第二句下两行

  1、听(潮水声),你听到了什么?

  2、对呀,这就是那“轻轻的潮声”,就像大海妈妈“睡熟的鼾声”(相机点红)多么安宁,多么温柔呀,谁来读一读。

  声音轻轻的,柔柔的,真好听,谁再来读一读。

  3、你把轻轻的读得真好,我们也来轻轻的读一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4、明月和星星依偎在大海身边,大海也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哄着孩子睡着了,自己也发出了轻轻的鼾声,请小朋友把这四行连起来读一读,读的过程中,可以带上丰富的表情和动作。

  5、海风和海浪多像玩累的孩子呀,到了晚上,它们停止了嬉闹,大海就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哄着自己的宝宝安静的睡熟了,还发出了轻轻的鼾声。这是多么奇妙的想想呀,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来读一读,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大海妈妈吧。齐读全诗。

  三、指导背诵

  1、学玩课文,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词语,读读词语想想,深夜里大海睡觉的情景,你能试着背一背吗?

  2、师引背,小朋友真厉害,不知不觉就把小诗记在心里了,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课文。(齐背)

  四、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

  2、指导书写

  教学反思:

  本课课文诗歌不长,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学生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说明他们对词句的意思已基本理解,思想情操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另外,朗读既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既然理解力要靠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既然朗读又是理解内容的有效方法,就要动用指导朗读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无需进行过多的讲解,而应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读自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所描绘的大海夜景,一个“读”字应该贯穿始终。但强调读,不等于盲目地多读,什么时候读,是读一段还是读几句?采取什么形式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都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以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几遍,达到读正确、读通顺,再通过教师的指点,让学生读出停顿,从而读流畅整首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学本课,利用多媒体展现了白天和夜晚大海的景象,白天,海风徐徐,大海翻滚起层层波浪,浪花飞溅,涛声阵阵,海岸边靠着鱼船,装满了鱼虾,海面上,海鸥穿梭,鸣声不绝于耳,夜晚,海面上传来了轻轻的潮声,月亮和星星挂在天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眨着小眼睛,多美呀!通过画面的对比,使学生感受白天与夜晚大海两种不同的美,白天的大海风儿追逐着浪儿,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夜晚的大海就像个慈祥的母亲,哄着自己的孩子睡着了,自己也发出了轻轻的鼾声。不同的画面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

  诗歌性的文章给学生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不尽的想象中进行不断的想象。多媒体在诗歌性文章的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