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大海睡了》是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儿童诗。《大海睡了》用亲切自然、极富儿童气息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表现了大海的温柔和可爱。诗文虽短小,字里行间却充满童趣,充满美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较易理解,但由于大海离孩子的实际生活还是有距离的,因此对感受大海夜晚的静谧之美具有一定的困难。

  【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学习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练读、讨论、评价、欣赏、背诵表演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描写的大海夜景,展开联想、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句描写的大海夜景,展开联想、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1、主体性教学理论。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激励和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不断的创造新的自我。

  2、活动内化理论。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形成,总是在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内化和建构的。特别是语言的发展,必须在感悟、积累的基础上,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运用、规范、提高,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3、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注重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积累、学习方法的习得、学习习惯及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以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让多媒体成为学生驰骋想象的载体和联系生活的纽带;让导语成为学生入境入情的桥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形成生活体验与文字符号的链接,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欣赏语言文字,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导入 [出示词语:大海] 读好词语

  2、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词语:睡了] 读好词语

  第二环节:读通课文,感知文字。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难读的词

  (1)风儿 浪儿 指导读好儿化音

  (2)深夜里 不闹了 不笑了

  读好词语,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深夜里在干什么。

  找出课文中谁不闹了?谁不笑了?

  (3)抱着 背着

  读好动作词,学会多音字。联系生活体验抱着的感觉,学习生字“抱”。

  (4)潮声 鼾声

  读词说自己的发现。放录音理解“潮声”。拆分法理解“鼾声”。读好带有这两个词的句子。

  3、读通句子:同桌互读互评,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4、分句展示,组织评议。

  5、理清思路:大海睡了时是怎样一番景象?

  第三环节:精读课文,培养语感。

  1、细读第一句

  (1) 自己先读读,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给“闹”换个词。那为什么用“闹”字呢?想象风儿的顽皮。

  给“笑”换个词。你感受到浪儿是个怎样的孩子?

  (3)指导朗读:[播放多媒体]看,顽皮的风儿和浪儿白天玩得太累了,现在不闹了,不笑了,大海妈 妈看到自己的儿女睡了,她也终于安静地睡觉了。这就叫“风平浪静”。谁能读好此时的情景?指名读。女生读。

  2、细读第二句

  (1)[多媒体示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看图想象说话。

  (2)指名读第二句 明月和星星都在天上,大海怎么能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呢?

  谁愿意把这画面用朗读展示给大家?

  (3) 我们再读读这两行体会一下!指名读句子,齐读。

  (4)让我们一边美美地读一边来欣赏这深夜里美妙的画面吧!

  第四环节:读背积累,品味欣赏。

  1、 读背积累:你能来描述一下大海睡了时宁静而又美丽的景象吗?自己先试试!

  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上台展示:指名配上音乐,加动作背诵。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宁静之美。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描写的大海夜景,展开联想,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唤起回忆,激情导入

  1,齐读识字5。(板书:大海)

  2,蔚蓝的大海一望无际,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那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去海边旅行吧!

  3,来到美丽的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4,夜晚,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你们猜一猜大海会怎样 ( 板书:睡了)指导感情朗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感知意境

  (课件显示夜晚宁静的大海)听一听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读,出示轻声的词语,读好轻声词。

  三,美读课文,进入意境

  1,将轻声词放到课文中读一读。

  2,指导朗读第一句

  (1)引读:风儿—— 浪儿—— 深夜里,大海——

  (2)热闹了一天的大海终于安静地入睡了,多么甜蜜呀!找到自己的好伙伴,两人一组,练读第一句话。(好朋友练读)

  (3)指名读,评一评。(2—3名)

  (4)画夜晚的大海。

  (5)加动作配乐朗读第一句。

  3,指导朗读第二句

  (1)出示前两行。

  a师:请你们读读这两行诗,大海的哪个动作最吸引你 (板书:抱 背)

  b 大海抱着谁,背着谁呢 (画星星,月亮)为什么说"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呢 "小组交流。(指名画倒影)

  c小结:深夜里,大海静极了,天上的星宝宝们眯上了眼睛,大海像镜子一样倒映着月亮娃娃漂亮的身影。

  (2)想想,平时都有谁抱过你 你当时什么感觉 (指名读)

  (3)你们知道还有谁也是大海妈妈的孩子 他们也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所以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 出示句式:她抱着……背着……)

  (4), 想象说话:小朋友们,你们想做大海妈妈的孩子吗那我们就来当一回大海妈妈的孩子吧!(放轻柔的音乐)我们都是大海妈妈的孩子了,大海妈妈抱着我们,摇啊摇啊,我们躺在大海妈妈的怀里,跟着妈妈动起来, 摇啊摇啊,小宝宝们闭上眼睛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慢慢地就做起甜甜的梦来……在梦里你来到了哪里 看到了什么 还玩了什么

  (5)孩子们睡着了,大海妈妈也睡着了,你们听,(播放潮声)大海妈妈睡得好香好香呀,这是妈妈睡觉发出的什么声音

  (6)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请女小朋友来读一读。记住可千万别吵醒大海妈妈。(女同学加动作轻声齐读。)

  (7)大海妈妈的孩子真乖,读得轻轻的,就不会把大海妈妈吵醒了。男小朋友也来试试。

  (8)有感情地读一读四行诗。读的过程中可以带上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指名读)

  4,齐读全诗。

  5,表演背诗:

  (1)生自由练背。

  (2)配乐轻声表演背诵课文。

  四,拓宽延伸,积累知识。

  1,读得真美,大海妈妈谢谢你们的礼物,它也托我给大家带来了礼物,赶快选自己的礼物吧!(课件出示"礼物")

  2,看礼物。

  五,课外实践,丰富体验。(任选一项完成)

  (1)我爱读:找一段动听的音乐,练习配乐朗读;

  (2)我爱画:为你的小诗配上一幅优美的图画;

  (3)我爱唱:唱一唱大海的歌。

  (4)我爱学:查找一些有关大海的诗歌,故事或者科学知识,与小伙伴交流;